中国新闻周刊|新能源车闹电池荒,中国企业“疯抢”全球锂矿


中国新闻周刊|新能源车闹电池荒,中国企业“疯抢”全球锂矿
文章图片
图1/3


中国新闻周刊|新能源车闹电池荒,中国企业“疯抢”全球锂矿
文章图片
图2/3
7月20日 , 智利安托法加斯塔地区雅宝公司的锂矿盐水池 。 图/视觉中国
采访人员:胥大伟
“现在的锂价太疯狂了 。 ”这让江苏容汇通用锂业董事长李南平感到一丝隐忧 。 用“一飞冲天”来形容今年的锂矿价格并不为过 , 10月26日 , 澳大利亚最大锂精矿生产商之一的皮尔巴拉矿业(Pilbara)公司开启了第三次锂精矿拍卖 , 最终拍卖价格定锤于2350美元/吨 , 创下历史新高 。 锂精矿是生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主要原材料 , 两者又被称作“锂盐” , 都是制造锂电池的重要原料 。 飞涨的矿价带来的是整个产业链成本高企 , 目前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主流报价在每吨19.4万元至19.7万元之间 , 去年同期仅为4.1万元 。
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元素之一 , 全球锂资源近两年一直被中国企业哄抢 。 近一个多月以来 , 中国企业就参与了8起锂矿投资交易 , 总金额接近200亿元 , 其中5起交易的投资标的位于海外 , 涉及阿根廷、加拿大、巴西等国 。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 新能源长期战略已定 , 矿产资源争夺战一直在持续 , “家里有矿心不慌 , 全球抢矿会成为常态” 。
“缺锂”成电池荒瓶颈
业内对“电池荒”的来临并非没有预见 。 早在今年3月 ,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就曾预言 , 相比芯片 , 今年二季度电池供应会是最大的瓶颈 。 在最近一次的经济运行分析会上 , 长安汽车特别强调了应对电池供应紧张的问题 , 确保不丢失订单 。
根据SNE Research的预测 , 到2023年 , 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达406GWh , 而动力电池供应预计为335GWh , 缺口约18%;到2025年 , 这一缺口将扩大到约40% 。 另据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门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 , 动力电池供应或在2025~2026年“售罄” 。 今年以来 , 包括何小鹏、李斌 , 甚至是马斯克都曾在公开场合表示 , 电池供应不足影响到了生产进度 。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独立研究者曹广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汽车行业实行的双积分政策 , 迫使车企大力转向新能源汽车生产与销售 , 加剧了“电池荒” 。 数据显示 , 9月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 33.4 万辆 , 同比增长 202.1% , 市场渗透率为 20.4% 。 1~9 月 , 中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 134.7GWh , 同比累计增长 195.0%;装车量 92.0GWh , 同比累计上升 169.1% 。 但赛迪智库的一份报告却指出 , 电池生产企业由于错估形势 , 未能按照预期实现扩产计划 , 当面对新能源车爆发式增长时 , 无法跟上车企发展速度 , 遇到增产瓶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