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新能源车闹电池荒,中国企业“疯抢”全球锂矿( 三 )


上游锂价疯狂
在供给紧缺之际 , 锂精矿通常是产业链最为倚重的新增供给来源 , 尤其“西澳锂矿+中国锂盐厂”这对高效产业组合 。
但李南平发现 , 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锂精矿 , 到岸价格已经飙升到了每吨2500美元 , 而澳大利亚锂精矿的采选成本仅为每吨400美元 。 锂主要存在于两种地方:盐湖和锂矿山 。 目前 , 全球锂资源输出主要有两条路径 , 一条是从澳大利亚矿山开采 , 再运到中国加工成锂化合物;另一条就是由南美盐湖提取卤水 , 直接在当地加工成碳酸锂等锂化合物 , 再销售到其他国家 。
在全球锂资源供应链中 , 锂精矿扮演着关键角色 , 在2020年全球锂资源供应中占比56% 。 据华西证券统计的数据 , 目前全球大多锂精矿新建项目预期投产年份都放在了2024年前后 , 未来1~2年内全球锂精矿都将处于强势的卖方市场中 , 季度价格很可能持续环比上涨 。 该机构预测称 , 今年四季度锂盐现货价格很可能突破20万元/吨 , 创下历史新高 。
“现在肯定是虚高 , 这个价格是非常不合理的 。 ”在李南平看来 , 资本的推动以及预期需求的旺盛 , 共同助推了锂价的高位运行 。 上一次 , 锂价的历史高点出现在2017年 , 锂盐每吨18万元的高价只维持了两周 , 随着银河资源与 Marion 矿山等相继投产 , 以及冶炼产能的大幅放量 , 锂价开始回落 , 两个月就跌到了每吨12万元左右 。
但随着澳洲主力锂矿企业——皮尔巴拉矿业上线电子交易平台 , 在李南平看来 , 锂价就变得完全不受控了 。 近两次的锂精矿最终拍得的离岸价格均创下历史纪录 。 有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目前有数量不菲的锂资源并未进入市场流通 , 而是握在一些贸易公司手上 , 等待涨价 。
“归根结底都是上游的问题 , 就是矿不够 。 ”赣锋锂业相关人士刘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有别于“盐湖提锂” , 国内锂辉石提锂的企业基本上都依赖进口锂辉石 , 采购成本是最关键的考量指标 ,“矿价上涨其实相当于变相提高了我们的成本” 。
李南平透露 , 目前因矿石价格暴涨 , 每吨碳酸锂增加的成本已经超过1万元 。 多家机构在研报中表示 , 虽然碳酸锂大涨 , 但因为今年以来金属锂涨幅翻倍 , 严重压缩了利润空间 。 因此 , 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拥有上游锂矿资源的公司 , 其生产锂盐成本优势更明显 。
对于一度巨额债务压身的锂业巨头——天齐锂业来说 , 锂价狂飙的风口带来逆风翻盘的好时机 。 2018年 , 天齐锂业发起了震惊业内的“蛇吞象”并购案 。 天齐锂业因购买Sociedad Qumíicay Minerade Chile S.A 。 (以下简称“SQM”)23.77%的股权新增并购贷款35亿美元 , 公司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 。 2020年 , 天齐锂业负债率高达82.32% 。 但今年10月29日 , 天齐锂业公告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8.73亿元 , 同比增长59.58% , 净利润5.3亿元 。 相比上年同期净亏损11.03亿元 , 已经扭亏为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