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成为会员一时爽 双11短信一直响?

进入11月,随着电商大促的开启,很多消费者收到的短信数量陡然增多,不堪其扰 。而这些信息甚至就是因为一次购物或注册了会员引来的 。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了解到,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的实施,未经消费者允许推送商业信息和广告宣传行为涉嫌违法 。国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推销短信的治理 。中消协日前还发布消费提示,遭遇商家非法促销短信可举报 。

电商大促 推销短信一天能收数十条
【电子商务|成为会员一时爽 双11短信一直响?】“换季清仓,大牌直降”“超级秒杀,0点开抢”“您的预售订单还在等您付款”“你的××购物金已到账,点击链接领取”……现在,几乎每个手机用户都曾经收到过类似的推销短信 。有的人不堪其扰,特意为此安装了“垃圾短信”屏蔽软件,但是部分推销短信还是能绕开软件的拦截,继续发给用户 。
市民赵先生向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展示了自己近期收到的手机短信,在过去的两周随着电商大促的进程,他一天少则收到十余条短信,多则一天收到近30条 。“短信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各种电商和品牌的促销 。”赵先生告诉采访人员,有的甚至是在凌晨收到的,让他不堪其扰 。
他也曾经试过退订这些信息 。“就跟相声里说的似的,发退订短信根本就没用 。”赵先生表示,最多是消停一段时间,过几天对方品牌换了个号继续发来 。
事实上,像赵先生这样的消费者还有很多,特别是有些老年人由于不懂电商的“套路”,难免被一些声称是领取“优惠金”,实则促销的短信忽悠,购买本不需要的物品 。
成为“会员” 加入容易取消难
来自工信部的投诉数据显示,近年来,“双11”等促销类垃圾短信投诉呈集中爆发态势,其中电商平台的相关投诉占比高达九成 。
那么,发出促销信息的商家是如何掌握用户号码的,真的仅是靠“广撒网”吗?
北青报采访人员随机选取了几个手机中的推销短信,以消费者的身份向其中涉及的品牌方或网店进行询问 。一些线下门店方表示,北青报采访人员之所以能够收到品牌发出的短信,是因为办理了该品牌的会员卡 。
在一番查询之后,线下门店的工作人员甚至报出了北青报采访人员所拥有的会员卡号 。该品牌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目前该品牌会员积分均是以手机号码为登录信息,所以能够接收到该品牌推销短信,如果不想接收,退订即可 。
而线上,部分品牌或网店则非常直接地表示,因北青报采访人员曾在该网店购物,网店默认是熟客或会员,所以会时不时地收到推销短信 。而当北青报采访人员问及是否可以不再发送这类短信时,不论是网店还是平台均未给予明确答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