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ara|元宇宙基建需要极致体验的头显,arpara 奔着这个课题而来( 三 )


文章图片

至于中长期的 VR 硬件迭代计划 , arpara 将沿着四个方向演进:头显设备将越轻越薄、分辨率等关键性指标将进一步提升、视场角将逐步增加、运算能力会进一步增强 。
虽然 arpara 并没有透露 , 但这四点意见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了 arpara 下一代 pro 级产品的雏形 。

arpara|元宇宙基建需要极致体验的头显,arpara 奔着这个课题而来
文章图片

这也让我们联想到了 Meta 刚刚亮相的一款概念产品——Project Cambria , 多方的解读表明 , 它的硬件路线仍是 LCD 屏、4K 分辨率、主打定位和交互、机身更加轻薄、但仍然是入门级 。
值得一提的是 , arpara VR 头显非常接近坊间传言的苹果 VR 头显 , 并不止是外观看起来很像 , 在主要的技术方向选择上也很像 , 比如 , 两家均采用了 Micro OLED 的屏幕 。
这并不是巧合 , 但 arpara 率先量产了 。 苹果希望一步到位 , 一出手就是超高定价、强悍性能、为行业树立标杆 , 但 arpara 则是逐步迭代的 , 所以现在我们才能看到这样一款与苹果 VR 头显最为接近的产品 。
arpara 认为 , 在全球产业链高度发展和连接的今天 , 很难再有一家巨头垄断某个元器件的局面 。 苹果真正的优势在于 SoC 芯片 , 这是目前哪怕是高通都难以企及的 。 这方面是包括 arpara 在内的很多 VR 设备商所望尘莫及的 。

arpara|元宇宙基建需要极致体验的头显,arpara 奔着这个课题而来
文章图片

但 arpara 也有用于长远发展的势能储备 。 在更大尺寸、更高 PPI 的 Micro OLED 显示屏方向上 , 在可穿戴力回馈装置、嗅觉、味觉等交互方向上 , 在图像处理和定位的算法和芯片方向上 , arpara 都有预研 。
arpara 还饶有兴趣的为我们介绍了一项新的语音识别技术 , 从音频数据中提炼声音和口型 , 进一步的提取情绪 , 从而更好的判断用户在佩戴头显时的面部表情 , 再将带有情绪和表情的形象 , 映射到虚拟世界中 。
策略:大小飞轮的商业模式如何运转? 近日 Facebook 更名 Meta 和公布元宇宙计划引发热议 , 一边是扎克伯格描绘着元宇宙的宏大愿景 , 一边又是卡马克对于元宇宙夸夸其谈带来的「蜜罐陷阱」的警惕 。
对此 , arpara 的评价是 , 两个人看似互相拆台 , 但这恰恰反映出一个大公司的包容和本身应该具备的组织结构——有人负责仰望星空 , 有人负责脚踏实地 , 扎克伯格和卡马克缺一不可 。
arpara 也有一套「仰望星空」的元宇宙愿景 , 实现路径是通过「大小飞轮」的商业模式:小飞轮以硬件为驱动力 , 大飞轮则以用户创造为驱动力 。 在大小飞轮双循环和联动的带动下 , 先硬件后平台 , 先硬件商业化后平台逐步商业化 , 先高端硬件后普及版硬件 , 先通用型功能后 UGC 的模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