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铁头|科研人员研发剧毒蛇诊断试剂条,可快速判断毒蛇种类为治疗抢时间

新京报快讯(采访人员 张璐)采访人员今天(11月11日)获悉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近日研发出针对两种近源属剧毒蛇的特异性诊断抗体和诊断试剂条 , 5-10分钟就可以准确判断毒蛇种类 , 为及时救治蛇伤赢得宝贵时间 。 对此 , 采访人员采访了研究团队负责人赖仞 。
被蛇咬伤 , 毒蛇种类精准判定是救治关键
据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赖仞介绍 , 全球至少有768种有毒蛇类 。 全球每年被蛇咬伤人数为180万至270万人 , 其中超过12.5万人死亡 。 我国每年被蛇咬伤人数20万至40万人 , 其中近万人死亡 。 此外 , 很大比例的蛇伤病人终身残疾 , 给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 , 是导致农村家庭因病致贫的重要因素 。 2017年 , 世界卫生组织将蛇伤列为全球应当协同起来优先应对的热带疾病 。
“在南方植被丰富的地方、部分旅游景区或者公园林子比较多的地方 , 都可能发生被蛇咬伤的情况 。 ”他说 , 毒蛇种类的高效和精准判定是蛇伤救治的关键 。 目前 , 毒蛇种类判断主要依据医生的经验、病人对毒蛇形态的描述 , 同时结合蛇的分布特征 。 但伤者未必能够准确描述毒蛇形态 , 另外在夜间 , 有些伤者甚至并没有发觉自己被蛇咬到 , 往往是第二天发现被咬部位肿胀才引起了注意 。
目前为止 , 几乎没有可靠的蛇毒诊断方法用于属/种特异性鉴定 。
研发两属剧毒蛇诊断试剂条
赖仞牵头的研究团队长期关注蛇毒毒液成分毒理机制和蛇伤救治研究 。 近期 , 他们对烙铁头、竹叶青等国内剧毒蛇蛇毒成分的特异性、免疫源性和空间可及性进行分析 , 提出了一种全新高效的蛇伤诊断抗体研发策略 。
运用这一策略 , 科研人员研发出针对两种近源属剧毒蛇的特异性诊断抗体和诊断试剂条 。 其中一个是竹叶青属 , 另一个为原矛头蝮属 , 两个属共包含几十种蛇 , 其中很多是南方地区经常导致村民伤亡的毒蛇 , 比如竹叶青和烙铁头蛇就分别是竹叶青属和原矛头蝮属中的常见毒蛇 。
据赖仞介绍 , 两个属的毒蛇毒液成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 交叉使用蛇毒血清有一定治疗效果 , 但如果可以对其准确区分 , 使用专业的抗蛇毒血清 , 将有更好效果 。
毒素浓度不高情况下仍可进行检测
“被蛇咬伤后 , 越早得到治疗越好 , 以免毒液蔓延 。 ”赖仞说 , 运用特异性诊断抗体和诊断试剂条的方式检测伤者血液 , 5-10分钟就可以准确判断毒蛇种类 。 他特意提到 , 这种方式的检测下限低于10纳克/毫升 。 也就是说 , 伤者血液中毒素浓度不高或者毒液已经被分散的情况下 , 毒素也可以被检测到并区分 。
他说 , 这项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 “我们投稿后被接受并被快速发表 , 也反映了全球对这类技术的迫切需求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