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奔跑的“剧本杀” 行业乱象频现( 二 )
不少写传统影视剧本的职业编剧也开始跨界做剧本杀 , 让原创剧本的竞争更加激烈 。
“没有经验的选手容易遇到黑心的实体发行 , 表面上拒绝你的稿子 , 然后把核心结构和故事框架转给著名写手写 , 再挂名牌好赚钱 。 ”一位比较有经验的剧本杀写手赵起表示 , 版权维护是剧本买卖中存在的一大难题 , “新手可以尝试急需稿件的小发行 , 但是容易有信誉风险 , 比较大的机构非常看市场反馈 , 如果写得一般 , 所有的付出都可能打了水漂 , 故事的版权还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 ”
剧本杀的编剧们应得到更多的版权保护 , 让市场淘汰一批劣质的盗版剧本 , 可以增加作者原创的信心 。 “一些科技手段可以运用到科幻剧本杀的创作中 , 让玩家用VR设备来体验太空科幻风格 。 ”赵起有这样的创作意向 , 但他认为需要较大的发行才能有足够的资金完成这种构想 , 受制于资金的支持 , 现阶段接到的剧本还是以情感本和推理本为主 。
跨界融合与社交属性强化
文化和旅游部在去年底出台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发展沉浸式业态” , 支持文化文物单位、景区景点等运用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 , 开发沉浸式旅游演艺、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等 。
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 , 涌现出与山庄、景区、民宿、剧场等文旅场景结合 , 包含住宿和旅游项目的“剧本杀” 。 成都的文旅+剧本杀模式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 。 2018年底 , 成都的壹点探案在青城山推出了“两天一夜”的沉浸式剧本杀 , 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打飞的赶来体验 。
结合湖北文化旅游资源 , 知音号沉浸式剧本杀——《谜之暗礁——长江专场》 , 游戏以上世纪30年代的武汉为背景 , 一切故事都在游轮上展开 , 游客在此期间一边欣赏话剧表演 , 一边在与演员的互动中调查线索 。 陈淼分析称 , 此举丰富了游客在游轮上的旅游体验 , 增强了对武汉的城市记忆 。 传统话剧与当下流行游戏的融合 , 可以形成新的城市“打卡”热潮 。
“剧本杀能够让景区的目标人群从普通游客扩大到‘游客+剧本杀玩家’ , 同时还能让一些不太知名的小众景区走向大众视野 。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看来 , “剧本杀+旅游”打开了文旅融合的一扇窗户 , 也是沉浸式旅游的一个发展方向 。
有业内人士认为 , 虽然剧本杀现在很热门 , 但它并不适合所有景区 。 魏翔认为 , 想要发展好“剧本杀+旅游” , 需要供需两个层面的配合 。 他认为有三类景区适合做剧本杀:城市近郊的度假型酒店、人造景观、室内的博物馆和美术馆 , “这三类景区有更好的文化、人力资本 , 更接近年轻的客群 。 ”
推荐阅读
- 贺正|陈省身:21世纪的数学
- 21世纪经济报道|电商“失速” 代运营机构谋变
- 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5G连接数已近4.3亿 加速探索垂直应用市场
- 思考|七宝德怀特“男神”教师:21世纪,千万别缺少这种底层思维
- 难题|全力突破21世纪最大数学难题,新入职华为数学家有多牛?
- 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快评:互联网“拆墙”是一个正和博弈
- 21世纪经济报道|被马斯克抛售后,特斯拉股价暴跌13%后企稳,背后有何隐情?
- 21世纪经济报道|元宇宙大爆炸:泡沫还是风口?
- 21世纪经济报道|俞敏洪高调带货 新东方却在悄悄创新
- 21世纪经济报道|抖音腾讯终于要开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