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奔跑的“剧本杀” 行业乱象频现( 三 )
“高品质的剧本内容和产品落地运营能力至关重要 。 ”魏翔建议 , 旅游从业者可以参考电影公司的运营思路和模式 , 按照文化产品的规律来经营文旅产品 , “旅游从业者不仅要提供场景、提供运营经验 , 更重要的是 , 要尊重文化产品的内涵和它的产权属性 。 ”
这也意味着 , 随着行业的不断成熟 , 多样化的新形式需要更专业的表演人才和打造沉浸式的剧场 , 舞台表演和戏剧编剧人才有了新的发展机遇 。
与此同时 , 情感类文本的火爆则为行业的转型提供了另一种新思路 , 即挖掘情感本的社交属性 , 打造年轻人的社交平台 。
根据艾媒咨询今年第三季度的调查数据显示 , 剧本杀游戏中30岁以下的玩家占到了70% , 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对剧本杀的接受程度较高 , 愿意花百元左右的单价去线下店铺和朋友一起组队玩上两三小时;线上剧本杀组局快速、免费方便等特性 , 也吸引着很多用户参与 。
王乐乐表示 , 她一年会玩六七次剧本杀 。 “在每次考试后会和班级或寝室的同学聚一次 , 一起玩剧本杀 。 如果有没有刷完的本子 , 还是以前组队的那群人 , 大家都会想重新刷一遍 , 如果是有新同学加入的话 , 基本上都会开新剧本 。 ”
线下的剧本杀玩家比较注重互动性和实景密室带来的沉浸式体验 , 面对面的交流和剧情演绎是线上剧本杀代替不了的 。 根据美团《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 , 剧本杀核心消费人群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 , 占75% 。 63.5%的用户会在两周内消费剧本杀1次及以上 , 超四成用户的消费频次在一周1次以上 。
机械师沉浸密室剧本杀 , 是今年五月新开的一家剧本杀连锁店 , 选址在武汉大学附近 。 店长李磊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 情感本是玩家最常消费的剧本 , 因其社交属性使得体验感更强 , 普遍评价较高 。 “日后会将重点放在情感本的‘演绎’ , 增强玩家的互动体验 。 不少年轻人在游戏后成功‘脱单’ , 并且成为主要的回头客 。 ”
多元业态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 , 2021、2022年预测剧本杀市场规模将达到170.2亿元、238.9亿元 , 增速高达45.0%、40.4% 。 剧本杀将呈现出多元融合、IP改编、VR/AR/AI赋能的三大发展趋势 。
所谓多元融合是指剧本杀和其他线下娱乐方式的融合 , 包括实景剧本杀融合不同模式的密室逃脱 , 实景剧本杀融合鬼屋、其他游戏设置关卡 , 圆桌剧本杀融合其他桌游的游戏模式 , 剧本杀融合剧场 , 剧本杀融合文旅 , 等等 。 多元素融合下 , 线下门店有望进一步扩张 。
第二大趋势则是基于对文本的高需求将刺激IP改编热潮 。 许多小说、游戏、漫画、影视、综艺大IP自带流量 , 既能推升对应剧本杀的热度 , 又能通过剧本杀提升玩家对于IP的认知 , 形成横向情感联结 , 与不同玩家共创内容生态王国 。
推荐阅读
- 贺正|陈省身:21世纪的数学
- 21世纪经济报道|电商“失速” 代运营机构谋变
- 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5G连接数已近4.3亿 加速探索垂直应用市场
- 思考|七宝德怀特“男神”教师:21世纪,千万别缺少这种底层思维
- 难题|全力突破21世纪最大数学难题,新入职华为数学家有多牛?
- 21世纪经济报道|南财快评:互联网“拆墙”是一个正和博弈
- 21世纪经济报道|被马斯克抛售后,特斯拉股价暴跌13%后企稳,背后有何隐情?
- 21世纪经济报道|元宇宙大爆炸:泡沫还是风口?
- 21世纪经济报道|俞敏洪高调带货 新东方却在悄悄创新
- 21世纪经济报道|抖音腾讯终于要开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