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学|失去睾丸也没关系!幼年组织或能帮你保存生育能力( 二 )


相比之下 , 可能是因为冻存精子过于便利 , 睾丸组织冷冻后移植技术的发展要缓慢得多 。 据2020年的一项调查性研究 , 在美国和以色列等地区已出现了帮助男孩冷冻睾丸组织的机构 , 冷冻者的平均年龄是7.9岁 , 睾丸的计划保存时间从5个月到34年不等 。 其中 , 绝大部分患者患有恶性肿瘤或血液相关疾病 。 然而 , 这些机构只能做到取出和保存 , 以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将睾丸移植回去 。
取出冷冻 , 再放回去
但这些患者也并不是毫无希望 。 2018年 , 科学家做了一项较为突破性的实验 , 他们在和人在演化上较为接近的灵长类动物恒河猴 (Rhesus macaques)中进行了实验 。 对实验组的猴子 , 研究者在它们性成熟前5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切割了2个睾丸 。 研究者将睾丸分成小块 , 第一次进行冷冻 , 第二次进行冷冻和新鲜保存 , 在切割第2个睾丸后 , 将这些组织分别重新种植到恒河猴的背部和阴囊的皮肤下面 。
仅过了1个月 , 这些组织就开始发育 , 并长出了明显的小肿块 。 进入青春期后 , 实验组的恒河猴中有80%的个体睾酮都处于正常水平 , 与正常的恒河猴相差无几 。 8到12个月后 , 这些组织已完全与周围环境融合 , 组织重量增长到移植时的6倍 , 且所有的组织中都出现了曲精小管——这是睾丸中的关键结构 , 是精子生长、发育的场所 。
在背部发育的睾丸组织比在阴囊处发育的要小 , 但形成的精子质量并没有差别 。 70%的曲精小管内都生成了成熟、细长的精子 , 数量60~2000万个不等 。 最终 , 他们将10个由其中的精子受精的受精卵移植给了6只雌性恒河猴 , 不过 , 最终只有一只顺利生了下来 , 被命名为“Grady” 。
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认为 , 未来几年 , 这种方法就能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 并帮助那些幼年时不幸罹患癌症的男孩子 。
除此之外 , 为了避免人体中“珍贵”的干细胞受到损伤 , 在治疗一些癌症时 , 医生也会帮助患者将体内的干细胞先取出保存 , 等治疗结束后再移植回他们体内 。 这种技术称为自体干细胞移植 , 目前已常用于65岁以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中 。
弃置组织也可以治病
一些在手术中被丢弃的组织和细胞 , 也能发挥十分强大的作用 。 一个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海拉细胞 。 它们来自于一位非裔美国人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子宫中两片指甲大小的组织 , 主要是宫颈癌细胞 。 如今 , 这些细胞已复制成了总重量超5000万吨的海拉细胞系 , 在战胜骨髓灰质炎 , 确定染色体数目等各个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除此之外 , 一些科学家正在尝试利用一种最常见也最古老的外科手术——包皮环切术中丢弃的组织 。 这类组织中含有丰富的成纤维细胞 , 是人体结缔组织中的主要成分 , 也是组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框架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 这些被切割下来的包皮组织不再是要被丢弃的“医疗垃圾” , 而在一些顽固性伤口治疗中起到了惊人的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