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刷脸的“黑镜世界”里 你是商家眼里的小透明
刷脸的“黑镜世界”里 , 你是商家眼里的小透明
文/沈彬
刷脸的“黑镜世界”里 , 你是商家眼里的小透明 谁能想到自己 , 因为脸就丢了30万块钱呢?这“丢脸”的成本还真大 。
据媒体的曝光 , 如今很多售楼处的摄像头 , 是伪装的人脸识别系统 。 它可以对看房者进行全程高清晰度跟拍 , 不仅采集脸部信息 , 后台还会将手机号、所有来访记录进行匹配 , 以便于“精准营销” 。 有了刷脸系统 , 你是中介带来的客户 , 还是自行到访 , 房地产商看得明明白白 。
据某自媒体去年底发布的一篇文章中称 , 某项目推出了一系列年底购房优惠 , 只要购房者第一次到访项目并当场下单 , 各种折扣算下来可以少花30万元 。 但购房者必须是第一次到访 , 或者说此前没有被摄像头拍到过 。
当下房地产商的强制“偷脸”甚至已经嚣张到不知避讳的程度 , 有消费者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反映称 , 他原本由中介带领 , 到天津湾某新房售楼处购买房屋 , 一个月后售楼处告知 , 通过售楼处视频人脸识别 , 识别到与该名消费者相似人员曾经独自来过售楼处看房 , 判定其为售楼处自访客户 , 非中介渠道客户 。 因此 , 他不能享受相关优惠 。 消费者向政府投诉称 , 售楼处未经其同意 , 擅自识别获取人脸信息 , 涉嫌违法 , 也损害其购房利益 。 这已经不是“偷脸” , 变成“抢脸”了 。
对此 , 天津市河西区政府回复称 , 经过核查处理 , 该问题属于合同纠纷 , 建议市民到法院自诉解决 。 显然 , 当地政府并没有认为“抢脸”是对公民个人信息、隐私的严重伤害 , 没有看到这将导致的“数字不平等” 。
自古以来 , 人们普遍默认脸是公共信息 , 看别人的脸本身不算是冒犯和侵权 。 但是 , 刷脸是黑科技带来的新问题 , 就是之前公共普遍接受的、默认公共属性的生物信息——人脸 , 被实施了精准的信息挖掘 , 将脸与本来属于隐私的个人身份、出行轨迹、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相勾连 。 这样一来 , 脸就成了“隐私” , 因为刷脸技术拿走你的“脸” , 与翻你的包、搜你的身没有区别 , 人带着脸出行 , 在刷脸技术之下成为“小透明” 。
而面对这个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 公共行为规范、法律需要及时调整 , 应对这种变局 。
首先 , 人脸识别技术严重侵入了传统隐私领域 , 突破人们对隐私的合理期待 。 从隐私权的角度说 , 中国《民法典》移植了美国法律中的隐私理念——隐私就是对自身生活安宁、不受打扰的合理期待 。 之前 , 没有人脸识别技术之下 , 暴露在公众场所里的脸 , 不算侵犯隐私 , 但是 , 有了人脸识别技术 , 脸就成了隐私 , 我们看到很多买房人为保护自己不被面部识别 , 甚至戴着摩托头盔去售楼处 , 形如古代夜盗的蒙面人 。
其次 , 人脸识别+身份认定+数据画像 , 让普通人在大资本、黑技术面前裸奔 , 打破了既有的底层博弈逻辑 , 形成“数字不公平” 。 爹妈给的脸被黑科技生生拿走了 , 成为商家谈判桌上的筹码——你是什么样的客户 , 有什么样的资金实力 , 是中介带来的 , 还是自行到来的 , 看了几次房源 , 在资本那里一门清 , 你在谈判桌上就是一个小透明 。
从之前杭州市民郭兵起诉野生动物园滥用刷脸 , 到杭州拟立法禁止小区强制刷脸 , 还有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对自家小区“不刷脸不让进小区”的较真 , 大众对刷脸的质疑正在汇聚 。
法律保护必须要跟上刷脸技术的进展 。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第5条、第6条规定 , “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采用合法、正当的方式”“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 , 并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 。 因此 , 包括刷脸在内的个人信息收集 , 应该符合合法性、正当性、必要性的原则 。 一者 , 收集公民敏感信息应该有明确的法律授权 , 不能张三李四的企业都来要求消费者交出“脸” 。 此外 , 收集公民的隐私等信息 , 应该满足“必要性原则” , 能不用刷脸的就不应该用 , 像公共厕所扯手纸都要刷脸 , 这就明确不符合“必要性原则” , 我们的脸就这么不值钱吗?
其次 , 对公民隐私、生物信息等敏感数据的收集 , 还要明确“守土有责”的原则 。 谁收集的信息 , 就要对信息的安全性负总责 , 要做到善始善终;谁依法传递、接受公民信息 , 就要对信息的安全性负责 。 企业倒闭了 , 被“收”走的脸、虹膜等敏感信息必须销毁 , 不能当成“破产资产”贱卖 。
【中国经营报|刷脸的“黑镜世界”里 你是商家眼里的小透明】美剧《疑犯追踪》的监控场景照进了现实 , 英剧《黑镜》构建的故事成为了你的生活日常 , 你在无感中 , 隐私被扒得精光 。 刷脸黑科技的滥用正在明目张胆地打造数字歧视 , 颠覆人们对隐私、博弈公平的认知 , 必须及时踩点刹了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语境|B站2021个人年度报告发布:你共计看了多少个视频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报道称Polestar 4电动SUV将跟保时捷Macan电动版对标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Disney|光明日报评迪士尼凌晨数千人排队抢购玩偶:道理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