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小马智行副总裁莫璐怡:真正实现无人驾驶,需要探索量产之路( 二 )


问:疫情对自动驾驶技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 你怎么看待疫情对自动驾驶行业的影响 , 有没有做出一些技术调整?
莫璐怡:疫情的到来确实很不幸 , 但是也可以看到由于疫情 , 人们对无人驾驶的需求有了进一步提升 , 不管是出行还是货物运输 。
我们在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做了快速调整 , 让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为货物运输最后一公里的服务 , 给当地的居民或封闭场所运输一些食物等物资 。 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 , 我们也将无人驾驶乘用车和重卡车使用到广州抗疫的过程当中 , 通过无人车技术给封锁区和封闭区的居民运送物资 。
在疫情防控期间 , 我们发现整个社会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接受度其实是在不断提升的 , 为日后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大规模地部署落地提供了好的条件 。
问:疫情防控期间对货运自动驾驶汽车的需求增大 , 但是近几个月小马智行内部调整 , 将卡车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并入了乘用车研发团队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调整?
莫璐怡: 我们做自动驾驶的初衷 , 是希望打造机器人司机或虚拟司机 , 这个司机可以做到什么样的车都能开 , 什么样的路都能开 , 所以在我们看起来 , 不管是自动驾驶乘用车还是重卡车 , 核心的技术点都是虚拟司机系统 , 所以做出了这样的调整 。
在此基础上 , 我们持续关注两个核心的应用场景 , 一个是Robotaxi , 也即人的出行;另一个是 Robotruck , 也即货物的运输 。 这两个都是小马智行一直以来发力的两大业务重点 。
取得商业化服务试点
摸索自动驾驶乘用车定价策略
问:小马智行最近在北京取得商业化服务试点许可 , 在广州这方面的进度怎样?
莫璐怡:我们正在深度参与广州市“自动驾驶混行”政策的推进 , 同时也在和政府共同设立地方标准 , 帮助自动驾驶车辆在未来获取正式运营的许可 。 相信在广州 , 小马智行很快也会获得在特定的测试区中进行自动驾驶商业化示范的许可 , 并逐步开展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 。
问:未来小马智行无人驾驶车辆的定价制度跟网约车相比 , 会有哪些优势?
莫璐怡:我们希望有更多人体验到无人驾驶技术 , 让它成为大家日常出行的工具 。 在此过程中 , 仍在不断摸索定价思路和策略 , 做出实时调整 。
问:在自动驾驶商业化和产业化方面 , 小马智行面临哪些挑战?未来打算如何推进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
莫璐怡:自动驾驶的发展面临着几个方面的挑战 。
第一是技术本身的挑战 。 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应对城区繁忙的路段、高峰期等各式各样的交通场景 , 自动驾驶系统需要有能力去做灵活的应对 , 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要提供舒适、高效的出行体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