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俊|酷派“返乡” 命运向何?( 四 )


对于中国乡镇手机市场的零售业态 , 陈家俊指出了其中被诟病的问题:门店多受电商和其他渠道的挤压 , 各渠道间呈敌对关系 。 在酷派授权服务站模式下 , 既能带动区域内的用户积累 , 又可以“解决行业内数十年以来的窜货问题” 。
据陈家俊透露 , 自今年6月以来 , 酷派已经在全国乡镇实现了超2800家授权服务站 , 他有一个更为远大的目标 , “接下来的3年 , 酷派会将授权服务站覆盖中国3万以上的乡镇 。 ”在此基础上 , 陈家俊还提出了一个自知“很难实现的目标”:三年内回到一线 。
尽管难 , 但陈家俊依然对“一线”有一个可量化的指标 , “第三方统计数据能看到我们” 。
未知
看过代表酷派回归的两款千元上下的产品 , 了解了其在线下渠道的合作模式后 , 身在三线城市的线下渠道商赵刚依然觉得 , “它机会不大 。 ”
与各手机品牌打交道十几年间 , 赵刚印象里的酷派 , 当年在市场上的成功表现为两大明显特征:一是凭着性价比优势的低端机 , 通过运营商形成了超大规模 , 贴合运营商利用低端终端抢份额的需求 , 在2G转3G的时代获得了成功;其次便是很小一部分高端机持续占有稳定份额 , 从而横扫3G和4G初代的市场 。
赵刚觉得 , 新酷派的产品定位依然是低端机 , 这让其在市场中很难形成突破 。 他向采访人员透露 , 目前运营商越来越重视收入和利润 , 以及高价值客户 , 对于终端的补贴也是公开备案制 , “补贴力度也从当年最高的70%降至30%左右” , 这一背景下让酷派不能再走抱紧运营商大腿的老路 。
不容忽视的是 , 当前国内售价在千元以下的低端机份额略低 , 而高端旗舰机圈层中的竞争 , 虽然至今没有产生一个像华为那样有代表性的品牌 , 但酷派回归后的品牌力 , 相较过去5年间风生水起的小米、OPPO、vivo和荣耀而言 , 已经沦落成为一个小品牌 , “美不美不知道 , 但可以明确的是 , 它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 ”赵刚如是说道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自酷派重返中国市场后 , 两代手机的售价由低向高 , 而在渠道布局上 , 秦涛也不避讳谈及 , “农村包围城市 , 这是一个被无数次验证了会取得成功的策略路线 。 ”
即便如此 , 赵刚给出了一个他所调查收获的数字 , 1000元-1500元价格区间的手机成为农村中老年的主力产品 , 而年轻化的城镇青年 , 都开始选择2000元以上价位的手机了 , “农村市场早已不是低端的代名词 。 ”
事实上 , 如今不仅蓝绿大旗遍布乡镇市场 , 小米、荣耀也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深挖县域市场 , 布局线下渠道 , 以抢占绝大部分的份额 。 在赵刚看来 , 酷派想通过性价比抢占农村市场略难 , 加之它的分销体系也存在挑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