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俊|酷派“返乡” 命运向何?( 五 )


“想通过服务站站长的形式 , 延伸到覆盖乡镇的地包 。 ”赵刚直指这一模式的发展空间不大 , 另外各大品牌在各县域市场更为集中 , 商家的选择度又高 , “渠道会对手机品牌的营销、服务、团队等进行综合考量” , 他认为 , 酷派若无法提供比其他品牌更多的利润空间 , 渠道商对其的接纳信心往往不足 , “这会是它很大的发展障碍 。 ”
就在酷派宣布重返市场的同时 , 另外一个在今年初焕新的品牌 , 荣耀则在“云端”发布了它首款搭载高通骁龙778G+芯片处理器的荣耀60系列 。
曾经历过最黑暗时刻 , 市场份额一路跌至谷底的荣耀 , 走出了一条微笑曲线 , 如今凭借14.6%的市场份额重回国内前三 。
当晚 , 荣耀CEO赵明在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人员在内的线上采访时表示 , “荣耀已基本解决了生存问题 。 ”他提及 , 在与AMD、英特尔、镁光、三星、微软等供应商签署供应协议后 , 荣耀还会在4G、5G芯片的调校和综合能效方面 , 与SOC厂商进行共享以牵引芯片设计方案 。
“有资金实力、容错率的大品牌 , 可以与供应链共同去探索技术创新 , 从而占据新技术的先发优势 。 ”王希觉得 , 这是小品牌很难去复制的竞争优势 。 不过 , 从供应链视角看 , 小品牌的需求更易满足 , 一定程度上受到的限制因素影响反较大品牌弱很多 。
王希并未具象到酷派身上 , 而是针对小品牌提出建议 , “只要找准特定的定位点切入 , 还是会有机会的 。 ”都知道国内手机出货量连年下滑 , 但他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 , 市场容量依然在每年3亿台以上的量级 。
“哪怕切下0.1%的蛋糕 , 也有30万台 。 ”王希在采访的最后算了这样一笔账 , 假如一个厂商每年可以出货30万部单价1000元-2000元的手机产品 , 再控制好各环节成本和运营效率 , 加上手机带来的后期互联网收入 , “不能说没有生存甚至盈利的机会 。 ”
【陈家俊|酷派“返乡” 命运向何?】(受访对象要求 , 刘俊、赵刚为化名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