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全球数治|纽约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路径和手段( 二 )


就具体建设成就而言 , 以NYC311为代表的城市运行基础设施已实现了为全体市民提供多国语言、多群体(视觉听觉障碍等)、多渠道(社交媒体、热线、网站等)、全天候响应的公共服务;以LinkNYC为代表的免费高速无线网络已建成为全世界最大和最快的城市Wi-Fi基础设施 , 让市民人人都有机会获得网络连接;自动决策系统(ADS)、智慧灯杆等项目的实施 , 则意在积极探索未来城市的普惠发展之路 。 在此过程中 , 纽约还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公共数据开放和共享 , 从而持续优化城市数据治理水平与服务创新能力 , 形成数据驱动智能城市运行的良好循环 。 上述以“公平”为主要价值追求的城市治理范式与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 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都没有唯技术论 , 而是交融成为一种易被感知的市民获得感 , 契合智慧城市“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 。
除了通过建设智慧城市来解决超大型城市的治理问题 , 纽约的转型发展还有另一项重要目标 , 即将自身打造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 , 变资本驱动为智能创新驱动 , 赋予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新经济动能 , 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经济体系 , 为广大市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 , 实现更广泛、可持续的“公平” 。
自2009年以来 , 为推动纽约科技创新发展 , 将纽约打造成为“全球创新之都”(Global Capital of Innovation) , 纽约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促进计划 , 主要包括:一、应用科学计划 , 旨在吸引全球顶尖的理工科院校来纽约创办大学和科技园 , 弥补纽约“应用科学”上的短板 , 培养更多高科技人才;二、融资激励计划 , 发挥纽约资本汇聚的优势 , 通过设立各种类型的种子基金以及贷款基金 , 为纽约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扶持;三、设施更新计划 , 改善纽约城市软硬件基础设施 , 提高城市便利性和包容性 , 增强纽约城市科技创新创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四、众创空间计划 , 致力于激发纽约全市的创新创业活力 , 鼓励和吸引社会化的创新创业活动 , 为纽约培育新兴高科技公司 。
上述政策和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 纽约在短短十年间从一个科技创新领域的二线城市 , 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 。 日益完备的高科技生态系统吸引和集聚了全美10%的博士学位获得者、10%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及近40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 , 并成功吸引到谷歌、亚马逊、IBM等科技巨头企业入驻 , 每年为纽约提供近30万个工作岗位和300亿美元的工资收入 , 仅次于金融业 。 在此基础上 , 纽约还特别注重引导互联网应用技术、社交网络、智能手机及移动应用软件领域的创业者将技术与金融、文化、时尚等纽约传统优势产业相结合 , 挖掘互联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新商业模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