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作者:于松叶 , 编辑:汉卿
秀场直播迎来了最冷的一个冬天 。
11月23日 , 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 , 堪称秀场直播的史上最严管控 。
该通知部分内容引发外界强烈关注 , 包括秀场直播要落实主体责任、禁止黑名单主播更换“马甲”开播、对网络主播和“打赏”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封禁未成年用户的打赏功能、对用户打赏金额进行限制、处理传播低俗内容、有组织炒作、雇佣水军刷礼物的主播及其经纪代理等内容 。
就在这个管控通知发布的5天前 , 浑水发布了针对YY的做空报告 。 报告中指出 , YY通过内部网络虚拟机器人、外部虚拟机器人和主播刷礼物等手段 , 伪造了大约90%的直播业务数据 。 受此影响 , 欢聚时代股价当日暴跌26.48% , 市值蒸发约21亿美元 。
秀场老大YY的日子不好过 , 作为秀场新秀的抖音也战战兢兢 。 11月27日 , 抖音直播年度盛典拉开序幕 , 但各个公会突然接到抖音方面的紧急通知 , 表示平台近期将升级相关直播内容管理标准 , 女团类直播暂不开放 。
至于为什么仅对女团直播作出限制 , 目前尚无确切消息 。 各家公会都在观望中 , 最坏的结果是永久禁止女团直播 , 但这无疑会对主要做女团的公会造成重挫 。
一边是监管部门的重拳出击 , 一边是行业头部新老玩家的“焦头烂额” , 秀场直播 , 是否已经迎来黄昏?
01 秀场开走下坡路?
不看直播的人 , 永远也想不明白究竟谁在看秀场直播 , 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对屏幕另一端的女主播一掷千金 。
但事实是 , 秀场直播是国内最早的直播形式 , 也是国内互联网早期最暴利的一个赛道 。 不同于和仓储、销售、物流等环节密切关联的电商产业 , 秀场直播只需一个直播间、一个主播 , 就可以开张营业了 。
文章图片
在PC时代 , YY、六间房等网站是国内秀场直播最早的一批玩家 , 为秀场直播奠定了受众基础 。 易观千帆数据表示 , 秀场直播的主要受众是男性 , 宅男较多 , 且多为单身 , 学历总体偏低 , 高中及以下学历占七成以上 , 职业多为工人或服务业人员 。
统计数据显示 , 截至2015年 , 中国30岁及以上未婚男性超2000万、而同龄未婚女性仅约600万 。 预计到2040年 , 30岁及以上未婚男性将超4000万 。 面对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现状 , 作为女色经济代表的秀场直播的前景不言而喻 。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 众多玩家进入直播赛道 , 还开创了游戏直播、全民直播、赛事直播等多样玩法 。 2016年 , 爆发了移动端直播的百团大战 , 但最终 , 只有根基深厚的YY、斗鱼等直播平台和以短视频为切入点的的抖音、快手在“厮杀”中成功跻身行业头部 。
秀场直播吸金能力惊人 , 一度是兵家必争之地 , 许多其他赛道的佼佼者也上线了秀场直播版块 , 例如长视频平台优酷、爱奇艺 , 音乐应用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 , 社交应用陌陌等 。
但已经有玩家黯然离场了 , 腾讯视频和QQ音乐都曾开拓了直播版块 , 但是今年陆续下线了秀场直播版块 , 不过 , 腾讯视频额外上线了电商直播版块“买买买”;优酷则对直播版块进行了调整 , 取消秀场直播 , 仅保留了游戏直播、电商直播等类型的直播间 。
两大长视频巨头逃离秀场直播战场 , 隐隐透露出秀场不再是“香饽饽”的信号 。
然而 , 直播带货的崛起 , 让巨头们闻到的更加浓郁的金钱气息 , 秀场直播则成了战略上的“弃子” 。 此外 , 抖音、快手也加大了在电商直播方面的动作 , 始终坚守直播阵地的YY则陷入了数据造假疑云 。 秀场直播 , 显然已经不再是行业主流 。
其实 , 直播带货的崛起并不能对秀场直播造成致命冲击 , 毕竟直播带货的主要受众是女性 , 而秀场直播的主要受众是男性 , 直播带货只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本的倾斜程度 , 真正让秀场直播走下坡路的 , 其实是用户的不断逃离以及政策的逐步缩紧 。
早年的秀场直播门槛还算高 , 主播需要有较高的颜值和才艺 , 才能在众多主播中突围 , 获得用户的认可 。 但是发展到行业后期 , 主播的入门门槛越来越低 , 就算颜值普通 , 也能在美颜镜头下变得高瘦白皙、五官精致;就算唱功平平 , 也能在调音软件加持下唱出动听的歌声 。 秀场主播们 , 变成了可以流水线式打造的产物 , 男性粉丝日渐审美疲劳 。
去年的“乔碧萝事件” , 则是秀场直播行业的一个重要命运转折点 。 该事件深度发酵 , 让广大直男们深刻意识到“网络的虚假套路” , 意识到心仪的女主播可能并不值得自己拼命刷礼物 , 秀场打赏迎来了一个较长的冷静期 。
除了用户的审美疲劳以及对虚假套路的免疫 , 秀场直播自身对男性用户的吸引力也在降低 。 秀场直播表面上来说是秀才艺 , 其实大家都是在欣赏女主播的“打擦边球”举动 , 在欣赏美色 , 这是平台、公会、网红和粉丝之间心照不需的秘密 。 但是秀场直播在“打擦边球”这块儿 , 已经到了“擦无可擦”的地步 。
7月中旬 , 抖音的一位舞蹈类女主播复播 , 在直播间大吐苦水 , 称自己被限流一个月 , 只是因为着装不达标 。 面对粉丝的进一步询问 , 她解释道:“可能是平台对舞蹈主播有特殊要求 , 全身上下 , 只能露脸、露手臂 。 ”
如今 , 广电总局明确说明 , 主播一旦纳入行业黑名单 , 就不允许其更换“马甲”或更换平台后再度开播 , 这让主播们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
文章图片
最近抖音拿女团直播开刀 , 着实让秀场直播雪上加霜 。 关于女团类直播 , 究竟会迎来更严标准 , 还是会被彻底禁止 , 目前尚不明朗 。 「新熵」观察发现 , 27号晚间以后 , 确实没有女团账号进行直播 , 唯一开播的一个女团直播间内 , 是一位女主播在做直播带货 。
不难看出 , 平台正在不断将秀场直播去“女色”化 , 靠着“擦边球”套路兴起的秀场直播 , 对广大男性的吸引力已经不可避免地降低 。
就算没有最近这一波整顿 , 秀场直播也已经自然发展到颓势了 。
02 重压之下 , 水分会消失吗?
秀场直播萎靡带来的压力 , 最大程度地压在了作为主播经纪代理方的公会身上 。 “如今运营公会十分不易 , 直播间冷启动越来越难做 。 ”「新熵」接触的多位公会负责人都有类似的感慨 。
贾明智运营过抖音的一个小型公会 , 但是自己坚持不刷流水 , 结果公会因转化率太低而解散了 。 刷流水 , 似乎已经成了直播行业的一种必要运营手段 。
【行业|YY数据注水、抖音叫停女团:秀场直播已到穷途末路?】去年8月 , 央视网曾批评网络直播“刷流水”乱象 , 指出直播界存在“乡绅的钱如数奉还 , 百姓的钱三七分账”的情况 , 即公会方伪装成直播间土豪 , 带头刷大额礼物 , 诱导真实用户刷礼物 。 最后公会刷的钱会如数奉还 , 真实用户刷的钱则由平台、公会、主播三方分账 。
对于刷流水的行为 , 公会也很委屈 , 某头部公会负责人章伟对「新熵」表示 , “公会帮主播刷礼物的现象确实存在 , 但其实公会是最亏的 , 刷出去的钱被平台扣一半 , 剩下的五成 , 公会和主播二八分成或者三七分成 。 如果是三七分成的话 , 意味着用户每打赏100元 , 公会只能获利15元 。 加上缴税、工资、刷出去的钱等开支 , 公会在单个主播身上的盈利十分有限 。 ”
至于公会的盈利模式 , 章伟强调:“公会就跟零售店一样 , 靠的是一个大集体 , 靠的是‘薄利多销’ , 而不是在那一个主播身上赚多少钱 。 ”
「新熵」接触的多个公会的负责人均表示 , 公会给主播刷量是业内常态 。 除了公会 , 平台官方也有所动作 , 甚至会将刷流水摆到明面上来 , 变成一种合理合规的奖励行为 。 如今年国庆期间 , YY推出了“平台天使”活动 , 新人主播将获得YY官方小天使送出的礼物 。 但是官方小天使的打赏 , 被浑水指其数据被纳入了常规的付费用户打赏 。
文章图片
此外 , 浑水还指责YY利用虚拟机器人进行大规模数据造假 , 但章伟对此表示不认同:“YY上万家公会 , 每个月打款分账的信息 , 都是要在公会群里发出来的 , 大家都能看到那些公司 。 要是有一家新公司 , 我们都是知道的 , 而且我们也随时能看到那公会的运作情况等等 。 ”
有业内人士指出 , YY的流水有水分不假 , 但浑水这份报告也有问题 , 应该不是机器人刷流水 , 而是浑水没有搞清直播平台内 , 刷流水这种潜规则已经成为合理的现象 。
直播平台广泛存在自发的刷流水行为 , 比如在一些盛典之类的活动 , 公会和公会之间打比赛 , 为了不让自家输 , 公会就会给自家主播刷流水 。 在一些活动期间 , 主播之间也会互相刷流水 。 这相当于公会和主播为了面子 , 用自己的营收自愿给YY刷流水 。
流水刷到一定程度 , 平台给公会的返点也会更高 。 例如的40%返点 , 100元可以刷出10倍的流水 。 由于这种现象广泛存在 , 所以流水不会作为公会的收入确认 , 但会作为平台的收入确认 。 这是YY等直播平台长久以来形成的玩法 , 业内人员认为平台将流水作为收入确认是合理的 , 即便流水和真实收入有着很大差距 。
有人对这种看法表示了质疑 , “把刷流水进行合理化解读是颠倒黑白 。 平台每次举办的盛典 , 目的并不是榨干公会和主播的钱包 , 说到底 , 还是想让公会和主播的托儿渲染气氛 , 刺激真正的用户打赏 。 ”YY用户徐勇说道 。
但这种争议以后可能不会再出现了 , 广电总局最近下发的通知明确表示:平台不得采取鼓励用户非理性“打赏”的运营策略 。 对发现相关主播及其经纪代理通过传播低俗内容、有组织炒作、雇佣水军刷礼物等手段 , 暗示、诱惑或者鼓励用户大额“打赏” , 或引诱未成年用户以虚假身份信息“打赏”的 , 平台须对主播及其经纪代理进行处理 , 列入关注名单 , 并向广播电视主管部门书面报告 。
不仅刷流水的行为被明令禁止 , 打赏的次数和额度也被进一步规范 。 通知强调 , 平台应对用户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赏金额进行限制 。 达到“打赏”每日或每月限额 , 应暂停相关用户的“打赏”功能 。
这两板斧下来 , 秀场直播长久以来的刷流水现象会极大程度的收拢 。 光大传媒分析师孔蓉认为:“打赏限额能够提高对流量评估的准确性 , 防止主播之间互相打赏刷礼物、数据造假等不健康行为 。 我们预计 , 监管部门对打赏的限额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阶梯性区分 。 ”
文章图片
可以预见的是 , 真假土豪们动辄刷个几十上百万礼物的魔幻时代一去不复还了 , 秀场直播界的泡沫将会极大程度地褪去 。
03 转型直播带货还是坚守秀场阵地?
今年以来 , 不少公会机构看准直播带货风口 , 想要向盈利模式更加简单粗暴的直播带货转型 。 但是秀场直播和直播带货是模式和逻辑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 , 无论对机构还是对主播个人来说 , 转型并不容易 。
对秀场主播来说 , 她们的长处是迎合男性用户 , 突然让她们面向女性推销产品 , 是个不小的挑战 , 因为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套路 。
某个正在试水直播带货的公会运营人员刘韬对「新熵」表示:“我们实际运作中发现 , 男性用户对直播带货的消费欲望还是很低的 , 还不如转攻女性消费者 。 ”
刘韬还强调:“对于女主播来说 , 转型中的确存在困难 , 但也不是很大 。 因为多数女主播还是了解女性用户的 , 比如穿衣搭配、美妆趋势 , 这些还是知道怎么讲的 , 但至于具体如何讲解商品优点 , 促进用户下单 , 还需要下功夫去学、去练 。 ”
文章图片
直播带货赛道已经趋于饱和 , 且很多品类的商品并不需要漂亮的女主播带货 , 只有女装和彩妆两个类目对女主播的需求量较大 , 但这两个品类头部效应明显 , 被李佳琦、雪梨等头部主播瓜分了大部分流量 。
头部主播之所以转化率高 , 横竖离不开“信任”两个字 。 这种信任的建立来源于两个方面 , 一方面是因为头部主播入局早 , 有广大的粉丝基础 , 另一方面在于主播的名气高 , 选品谨慎 , 有好的资源和品牌背书 , “翻车”几率较小 。
对于要转型的秀场主播来说 , 在直播带货界 , 不但没有粉丝基础 , 而且可能接不到好的产品资源 , 这会导致产品翻车的几率变大 。 直播带货复购率和用户对主播的好感度密切相关 , 一旦主播推荐的一款产品出了问题 , 就会流失一部分用户的信任 , 反复几次之后 , 便会信任破产 , 进而难以在直播带货界立足 。
秀场直播转型做直播带货着实艰难 , 但也不是所有的机构都想转型 , 依然有许多机构看好秀场直播 。 虽然行业态势大不如前 , 但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 , 秀场直播始终有一定的基本盘 。 从几千万单身宅男身上稍微挤挤油水 , 就能让公会和主播们活得很滋润了 。
部分成熟的机构也担心贸然向直播带货转型 , 失败后发现秀场端的粉丝也流失殆尽 。
对于主播资源丰富的头部机构来说 , 就没有这种顾虑 。 某头部MCN负责人赵林表示:“秀场主播的话 , 我们基本不会安排她去直播带货 。 ”赵林所在的MCN , 电商直播和秀场直播两手抓 , 并不纠结转型的问题 。
对于机构来说 , 秀场主播不过是一个“赚钱机器” , 但是对于主播自己来说 , 是否转型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 强压之下 , 主播们也不得不开始寻找出路 。
直播带货的入行门槛比秀场直播的门槛要高 , 行业容量也有限 , 这无形中造成了许多女主播无力转型的局面 。 如果秀场直播相关政策进一步落实 , 大批女主播可能要面临下岗的局面 。 这样的话 , 不排除会有部分女主播铤而走险 , 转向极为不规范的地下直播平台 。 这对从业者和整个行业来说 , 无疑是一种倒退 。
市场留给秀场直播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是就此消亡还是在绿色规则下开拓出新的玩法、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 就看各个平台能否交出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了 。
(文中贾明智、章伟、徐勇、刘韬、赵林均为化名)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扎实推进公路工程中介服务专项整治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殊荣|蝉联殊荣!数梦工场荣获DAMA2021数据治理三项大奖
- 数据|数智安防时代 东芝硬盘助力智慧安防新赛道
- 研究院|传统行业搭上数字化快车,施工现场变“智造工厂”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养殖|科创信达冠名!第二届智慧养殖高峰论坛帷幕:推动畜牧行业新升级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