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
来源:中国新闻社(CNS1952)
作者:马帅莎
“天宫课堂”即将开讲 , 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直播 。 站在400公里天外“最高”讲台授课有何讲究?“天宫课堂”第一讲有何特别?人们对未来的太空课堂可以有哪些期待?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接受中新社采访人员专访 , 解读上述问题 。
来源:中新视频
以下为访谈实录摘编:
太空授课教具需经特殊设计和考虑
问:中国空间站即将进行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 对于太空授课 , 航天员与地面工作人员分别需要做哪些准备?与地面授课相比 , 太空授课有何特殊之处 , 空间站环境对授课提出哪些要求?
展开全文杨宇光:太空授课需要精细准备 。 从工程技术方面来讲 , 最大挑战是通畅的通信链路 , 要保障视频清晰不卡顿 , 需要“天链”中继卫星、空间站、地面测控站密切配合 。 另外 , 太空授课用的辅助教具需要通过天舟货运飞船或随神舟飞船乘组送上空间站 。 尽管天舟飞船能搭载6吨多的物资 , 但大多数是航天员生活所需消耗品、科研用品等 , 留给教具的空间不多 , 这就需要精打细算 。
天和一号核心舱容积约50立方米 , 比天宫一号大多了 , 但这一空间大部分是被航天员的科研、生活用品和空间站运行设备所占用 , 因此和地面授课相比 , 教具重量、体积都有限制 , 需经特殊设计和考虑 。 教具在运送过程中 , 还会经历超重和剧烈振动的恶劣环境 , 因此要事先对教具进行振动实验等考核 。
此外 , 太空授课必须考虑失重环境的影响 , 比如必须保证教具能在失重条件下使用 , 航天员在失重条件下摄像如何保持稳定 , 都需要练习 。
文章图片
视频截图
问:2013年 , 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 , 演示了质量测试、单摆运动、陀螺运动、制作水膜与水球等实验 。 太空授课中的实验选择有何讲究?有哪些类别的课程更适用于太空授课?
杨宇光:除了对教具的约束条件 , 在课程遴选方面 , 天地之间有差别的现象更适合作为授课内容 , 比如微重力条件下的物理、化学现象等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公司|外媒:2021,人类太空事业的重大年份
- 方面|摩托罗拉 moto X30 推送 mr1 版更新:优化性能,新增大量功能
- 短片|马蜂窝推全球首份《星际太空旅行指南》,发布年度短片
- 研发|俄开发太空飞行用多通道发动机
- 人物|马斯克否认星链卫星挤占太空空间:地球低轨道能容纳几百亿颗卫星
- SpaceX|马斯克否认星链挤占太空空间 SpaceX还计划发射数万颗
- 目的|俄开发太空飞行用多通道发动机
- 方面|OPPO Find X5渲染图首次曝光:一脉相承的环形山后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