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还显得身世成谜 。
病毒从亲代繁衍到子代 , 会在基因层面留下痕迹 , 科学家根据这些痕迹顺藤摸瓜 , 可以捋清病毒变异的“家谱” 。 奥密克戎最早发现于南非 , 在最近三个月 , 南非分离到的变异株多为德尔塔 , 孙亚民原本觉得 , 奥密克戎应当是由德尔塔变异而来 , 但数据显示 , 奥密克戎与德尔塔并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 即便在整个数据池中 , 奥密克戎突然发生的新变异 , 也找不到循序渐进的演进历史 。
当我们讨论变异 我们究竟在讨论什么?
当孙亚民尝试描绘整个新冠的变异史 , 那是一种不断分叉的过程 , 有点像树木生长——从一个主干逐渐分出越来越多的枝丫 。 但也不完全是:一部分枝叶迅速茂盛的同时 , 另一部分生长缓慢 , 或很快凋零 。
“最初的病毒 , 如果出现几百种变体 , 其中一些具有优势的变体 , 在传播一段时间后 , 会演化出几百种变体 。 病毒流行的每个时期 , 都会有优势群体出现 , 但并非所有变体都会留存下来 , 它们大部分会被淘汰 , 曾经的优势株 , 也可能被后起之秀取代 。 ”孙亚民说 。
正如孙亚民所说 , 新冠的“进化树”已经以这种奇妙的方式生长了近两年 。
新冠首次发生关键变异D614G是在2020年1月底2月初 。 位于刺突蛋白的这个变异位点 , 让病毒更易附着于人体细胞 , 增强了变体的传染性 。 之后 , 从欧洲到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经过4个月传播 , 这个变体取代了之前的新冠病毒 , 成为主要流行的强势变异株 。
到了2020年9月 , 一种新的新冠变异株在英国出现 , 两个月后 , 科学家们开始在新增感染者身上反复分离出这一变体 。 12月18日 , 世卫组织将其命名为阿尔法 。 此后 , 又接连出现了贝塔(Beta)、伽马(Gamma)、德尔塔(Delta)以及奥密克戎(Omicron) 。
我们固然能用单个的毒株来讲述新冠病毒的变异故事 。 这些在人类世界掀起风浪的小小颗粒 , 总是显得面目不清、行踪诡异又来势汹汹 , 让人神经绷紧 。 但在自然界 , 病毒变异就如人类的呼吸、进食一般 , 是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 。
“你可以想象一下 , 你要用最快速度不断手抄30000个不同的字母 , 这时你就会发现 , 誊抄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错误 。 不断地重写 , 也就会不断地出错 , 这就是新冠病毒变异的原理 。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病毒学教授大卫·马修斯说 。
作为最大最复杂的RNA病毒 , 冠状病毒可拥有长达32000个核苷酸组成的基因组 , 新冠的核苷酸将近30000个 。 世卫组织对新冠的评估分类中 , 将评估对象定义为“变异株”(Variant) , 事实上 , 只要一个核苷酸发生变异 , 就形成一个新的变异株(Variant)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CES线下回归受阻:受奥密克戎肆虐影响
- the|美国人的“圣诞热情” 连奥密克戎也挡不住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the|福奇:美国奥密克戎毒株疫情可能在1月底达到顶峰
- 端口|俄语黑客论坛出售全新私人定制勒索病毒——BlackCat
- 大脑|新冠病毒会在患者器官内滞留数月
- 报告数字|德国奥密克戎感染病例破万
- 人群|2019年秋季前 新冠病毒已分别在亚洲和欧洲缓慢传播
- IT|世卫组织: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对全球疫情造成“双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