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讨论病毒变异 , 实际上只是在追问后者:变异发生了 , 然后呢 , 人类将受到多大伤害?遗憾的是 , 即便科学家们能在实验室里读取变异株最核心的遗传密码、破解病毒的形状结构、分析变异位点的影响、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实验室仍与真实社会相差太远 , 实验室里得出的结果 , 并不一定会发生在现实世界 。
或许正因如此 , 即便奥密克戎已被我们从基因层面看了个底朝天 , 多位专家在谈论它时仍表示 , 目前还不够了解 , 有待进一步监测观察 。
如果微观结果难以预测 , 那么从宏观展望 , 新冠的演化会不会走向既定的方向?
新冠的演化 会走向既定终点吗?
“病毒的突变是随机的 , 总的进化方向是往增强传播力的方向发展 , 所以我们会不断看到有更强传播力的新变种出现 。 ”陆蒙吉说 。
从D614G突变到阿尔法、德尔塔 , 新的变异株的确呈现出更快的传播力 。 《华盛顿邮报》指出 , 德尔塔变种的传染性比阿尔法变种高55%至60% , 几乎是原始新冠病毒的两倍 。
而在传播加快的同时 , 毒力是会更高还是更低 , 则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 。
“病毒变异其实并不是为了让人类生病 , 只是为了自身的成功生存 。 但这也有多种可能 。 ”马修斯说 , 病毒可能通过让人类生病甚至死亡来实现传播 , 也可能变得毒力越来越轻微 , 让宿主无法意识到感染的发生 , 从而实现人群传播 。
那么 , 从现有的变异株来看 , 感染者的病情有在变轻吗?
“现在还没有一个系统的临床研究 , 将不同(变异株感染)的病人放在一起 , 合理分组进行比较 。 数据太少 , 不确定性太多 , 很难说 。 ”陆蒙吉表示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传染病与全球公共卫生系主任戴维·史密斯(Davey Smith)提到 , 虽然在不伤害宿主的情况下 , 病毒存活的可能性更大 , 类似变化在其他病毒身上也的确发生过 , 但这通常需要花费成百上千年的时间 。
文章图片
12月4日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灵格姆市 , 市民等待注射加强针 。 截至3日 , 美国至少9个州报告了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吴晓凌 摄
“南非虽然有报告表示 , 感染奥密克戎的患者症状更轻微 , 但可能是因为检测方式的问题 。 对于仅仅流行了两年的新冠病毒 , 我很怀疑奥密克戎或其他变体真的让症状变得更轻了 。 ”史密斯称 。
当然 , 症状的轻重不完全取决于病毒变异 , 也取决于人类预存免疫和个体特性 。 马修斯说 , 从乐观角度分析 , 目前孩子和年轻人感染新冠后症状并不重 , 康复之后 , 他们获得了相应免疫力 , 即便新冠仍在变异 , 在免疫系统的保护下 , 人类出现的症状也会变得轻微 , 医疗体系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小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CES线下回归受阻:受奥密克戎肆虐影响
- the|美国人的“圣诞热情” 连奥密克戎也挡不住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the|福奇:美国奥密克戎毒株疫情可能在1月底达到顶峰
- 端口|俄语黑客论坛出售全新私人定制勒索病毒——BlackCat
- 大脑|新冠病毒会在患者器官内滞留数月
- 报告数字|德国奥密克戎感染病例破万
- 人群|2019年秋季前 新冠病毒已分别在亚洲和欧洲缓慢传播
- IT|世卫组织: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对全球疫情造成“双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