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第一课|天宫课堂:最高处授课,最深处“播种”
9日下午 , 一场来自太空的科普课 , 再次让人们感叹科幻照进现实 。 由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进行的这场太空授课 , 是继2013年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后 , 进行的第二次太空授课 , 也是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首秀” 。
从聆听太空里“东方红”的旋律 , 到建设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 中国航天的每一步 , 都体现了国家发展与技术进步 。 然而 , 把讲台搬到距离地面400公里外的太空 , 用精心策划的太空授课传播科学知识 , 不仅是科技的飞跃 , 更是科普意识的可喜前进 。
太空授课本身 , 就是一场全民科学素质课 。 中国空间站是国家太空实验室 , 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 , “天宫”作为集科研创新之大成的平台 , 向民众普及科学知识 , 激发孩子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 , 是中国航天应有的态度 。
科普更有着播种的力量 。 前段时间 , 有一群大学生上了热搜 , 因为他们设计研发的“宇宙八音盒”卫星乐器装置 , 尝试通过声音让大家“感知”宇宙 , 他们的创作灵感 , 就来自8年前的那堂太空授课 。 团队中的一名成员 , 更因那堂课对航天航空产生兴趣 , 最终考入了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
8年前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太空第一课”的孩子们已经长大 , 8年后新的太空课堂再次把航天理想的“浪漫主义”教育进行下去 , 必将指引更多青少年远航 。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 , 如今这堂太空授课 , 又是对8年前“太空第一课”的继承和发展 。 在一次次传承中 , “课堂”升级了 , “课表”也升级了 , 新的风貌下人类才能走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
当然 , 我们也要看到 , 成为科技强国与重视科普密不可分 , 中国的科技在飞速发展 , 中国的科普也应跟上步伐 。 如果日常科普能够像“太空课堂”一样新颖、有趣 , 更好地走近公众、引导公众 , 我们将培养出更多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追梦人 。
【太空第一课|天宫课堂:最高处授课,最深处“播种”】(评论员白佳丽)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榜单|荣耀:Magic3至臻版获DxOMark音频总分第一名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公司|外媒:2021,人类太空事业的重大年份
- 观测|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水星|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IT|以色列正式批准开放第四剂新冠疫苗接种 限免疫力低下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