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飞冲天!

12月10日4时14分 ,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 , 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简称GECAM)卫星(KX-08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任务|一飞冲天!
文章图片

长十一火箭点火升空 图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长十一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研制 , 截至目前共计完成9次陆地发射任务和2次海上发射任务 , 创造了 十一连胜 的佳绩 。 本次任务中长十一火箭有三大“亮点” 。 同时 , 本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55次发射 。

任务|一飞冲天!
文章图片

长十一火箭一飞冲天 图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长十一火箭有三大“亮点”
长十一火箭首次在海阳固体运载火箭生产基地
完成总装测试
本发任务 , 火箭发动机、结构壳体、电气产品等直接运抵海阳市 , 在海阳固体运载火箭生产基地完成全箭总装、测试等工作 。 长十一火箭首次在新生产基地完成总装测试 , 标志着东方航天港产业化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 为一院固体运载火箭全面转产海阳打下坚实基础 。
长十一火箭首次打通固体运载火箭在海阳生产
在陆地发射场发射的流程
本发火箭总装测试完毕后 , 从海阳市由公路运往莱阳 , 再由铁路运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 打通在海阳生产、在陆地发射场发射的流程 , 意味着东方航天港固体运载火箭生产基地不仅服务于海射任务 , 还可服务于陆地发射任务 。
长十一火箭首次
承担国家空间科学探测发射任务
本次发射的GECAM卫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 , 由2颗微小卫星组成 , 是“多波段、多信使”天文学时代重要的高能望远镜 。

任务|一飞冲天!
文章图片

【任务|一飞冲天!】厂房中的长十一火箭 图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怀柔一号)空间科学卫星
作为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空间科学实验室挂牌后发射的首颗科学卫星 , 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将GECAM卫星命名为“怀柔一号” 。 为了利于科学传播 , GECAM昵称为“极目” , 两颗卫星“小极”和“小目”分布于地球两侧 , 形成两“极”之势 , 犹如二“目” , 将对黑洞、中子星等极端天体的剧烈爆发现象进行观测 , 快速下传并发布观测警报 , 引导国内外科学家利用各类望远镜进行后随观测 。

任务|一飞冲天!
文章图片

GECAM卫星工程 图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按照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统一部署 , GECAM卫星工程于2018年12月4日立项 。 工程任务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组织实施 ,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负责工程大总体和地面支撑系统的研制建设 ,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负责卫星系统研制 , 高能物理研究所为任务科学目标提出单位 , 并负责卫星有效载荷、科学应用系统研制建设 , 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负责科学数据的地面接收 , 测控系统由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 。 用于这次发射任务的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 。
卫星系统这支平均年龄仅33岁的年轻团队知难而上 , 克服各种技术难题与新冠疫情带来的困难 , 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卫星方案设计、关键技术攻关以及1颗初样星和2颗正样星的研制与发射工作 。
GECAM卫星是针对引力波高能电磁对应体的探测需求而设计 , 触发时间和定位信息能够准实时下传至地面 。 卫星入轨运行后 , 对引力波伽马暴的综合探测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 将成为正在兴起的“多波段、多信使”天文学时代非常重要的空间高能望远镜之一 。
本次任务是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第32次发射卫星 。 截至目前卫星创新院已成功发射的卫星61颗 , 覆盖了导航、遥感、通信、科学等各个领域 。
- 完 -
热点视频推荐??
??
点赞↓ 在看↓
越赞越好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