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自主创新 追求卓越( 二 )


又两个月后的12月27日 , 我国正式宣布:自今日起 , 北斗系统在继续保留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有源定位、双向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基础上 , 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 , 这标志着我国北斗二号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开始正式提供区域服务 。
中国智慧的“独门绝技”
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相比 , 2020年7月31日正式建成开通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确实有自己的“独门绝技”:除提供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外 , 还能提供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精密单点定位、地基增强等多样化服务 , 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 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
特别是短报文服务 , 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用户只能知道“我在哪” , 北斗用户不但自己知道“我在哪” , 还能告诉别人“我在哪”“在干什么” , 开创了通信导航一体化的独特服务模式 。
如今 , 北斗三号将这一特色服务的功能进行了大幅升级拓展 , 其中 , 亚太区域通信能力可达到每次14000比特(1000汉字) , 既能传输文字 , 还可传输语音和图片 , 区域短报文通信能力一次提高近10倍 , 每次支持用户数量从50万提高到1200万 。 此外 , 全球短报文通信能力每次可达到560比特(40个汉字) 。
星间链路技术让卫星之间可以互相通信 , 是北斗三号实现自主导航的关键 。 有了星间链路不仅实现了数十颗北斗卫星相互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 还能相互测距 , 自动“保持队形” , 对运动至境外的卫星进行“一站式测控” 。
此外 ,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还可以提供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精密单点定位、地基增强等多样化服务 , 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
我国北斗系统的标准服务精度在6米-10米之间 , 而更高精度服务则需要北斗增强系统来助力完成 。 目前 , 我国已建成北斗地基增强“全国一张网” , 可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实时米级、亚米级精准定位服务 。
2035年左右 , 我国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基础 , 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 杨长风说:“现在回过头看 , 我们当时制定的北斗‘三步走’方案更符合中国国情 , 北斗的发展路线与星座方案设计充满了中华民族实践智慧和务实精神 , 为国际卫星导航技术体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
【通信|自主创新 追求卓越】据新华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