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刷脸被卖房”警示公共服务要便利更要安全
刷一下脸,业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名下房产就被过户给他人或被用于抵押贷款,损失少则数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 。今年以来,广西南宁一些业主委托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工作人员卖房时,疑似遭遇了诈骗,据不完全统计,受害人有数十人之多 。
据报道,不法中介使用“邕e登”App,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刷脸”办理了过户手续 。如一些业主只是“刷脸”查询档案,却被中介浑水摸鱼,将查档和网签一起进行,并冒充业主签名,顺带完成了过户 。
文章图片
以前,听说过有人因“刷脸”被窃取个人信息的,如今,却发生了“刷脸盗房”这一耸人听闻的恶性事件 。虽然警方已经破案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丢房”业主的损失可能被挽回,但相关部门仍应引以为戒,即在“刷脸时代”,决不能为了便利而漠视了安全 。相对于密码验证和指纹验证,人脸识别无疑是技术的又一次突破,且已经广泛应用到支付、考勤、门禁、解锁等方面 。刷脸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却面临着技术滥用,个人信息泄露的巨大风险 。
文章图片
之前就有人担心,“人家直接一扫你的脸你就被支付出去了,所以你这个脸就天天走在路上,这不就是一个行走的密码吗?”这样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据南方都市报人工智能伦理课题组和App专项治理工作组10月13日在广州发布的《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显示,有九成以上受访者都使用过人脸识别,有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还有三成受访者表示,已经因为人脸信息泄露、滥用而遭受到隐私或财产损失 。
文章图片
除了信息泄露的风险外,人脸识别还存在被冒用、滥用的巨大风险 。如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技术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其名义办理相关业务,结果发生“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事件 。还有不法分子浑水摸鱼,在权利人“刷脸”办理A业务时顺带办理当事人不知晓的B业务,致使权利人遭受损害 。发生在南宁的这起“刷脸盗房”事件,就是不法分子在权利人办理“查档”业务的同时,还办理了“网签”业务,致使权利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的房屋被过户给他人或者被办理抵押贷款 。
权利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相关业务,“被”处分相关权利,这样的风险与“刷脸”的特殊流程紧密相关 。采用密码、签字、摁指印等方式办理业务时,权利人往往在场,且会阅读、知悉拟办理的相关事项 。而“刷脸”办理时,权利人未必明白拟办理的业务,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刷脸”办理了相关业务,甚至被他人偷拍“面部信息”办理相关业务 。
在“刷脸”时代,绝不能为了一时便利而忽视了安全 。对于与人身财产安全联系紧密的事项,理当谨慎而为,不能一味交给“刷脸”来解决 。如提高图像采集技术,增加人脸识别设备制造、使用门槛,避免任意机构或个人可采集人脸信息并开通“刷脸”权限 。同时,强化保护力度,对于事关人身财产权的重大事项,应采取“刷脸”、密码验证、事后短信提示,必要时当面签字等方式办理,而非一味“刷脸”,以此避免发生“刷脸盗房”“刷脸窃款”等令人忧虑的事件 。
相关文章:
业主毫不知情 仅刷一下脸房子就被过户了?!
【警告!|“刷脸被卖房”警示公共服务要便利更要安全】脸一刷房没了“刷脸时代”的技术漏洞该堵住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