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2020年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的获奖作品 应妮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12日电 (采访人员 应妮)“你眼中的未来是怎样的?在5G万物互联时代 , 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 , 从旧有的思考中 , 激发出新的创造力 , 正是我们对未来世界的探索方向 。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金正宇的演讲 , 带来了满满的青春活力 。 12日 , 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暨2020年青少年文化科技论坛在故宫举行 。
论坛主题为“大成之城 生生不息——孩子手中的600岁紫禁城” 。 科技日报社与故宫博物院此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双方将共同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 , 加强交流合作 , 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自信 。 此次论坛正是该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
文章图片
2020年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的获奖作品 应妮 摄
科技日报社社长李平指出 , 当前 , 一些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塑造新产业新业态 , 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 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挖掘文化内涵 , 引导大家认识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历史脉络、灿烂成就;另一方面也需要依托现代科技手段 , 激活历史文化资源中的创新因子 , 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
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表示 ,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 , 故宫博物院始终坚持自主创新 , 不断强化技术研发 , 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遗产保护、展示传播和服务观众的能力 , 积极转变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方式 , 创造出大量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性成果 。
文章图片
主旨演讲 应妮 摄
主旨演讲环节 ,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具体分享了故宫博物院在馆校合作及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的探索 。 “我们在利用科技手段保护故宫、呈现故宫、讲述故宫的同时 , 也在挖掘故宫藏品中的科技元素 , 将文化与科技有效融合 。 ”朱鸿文介强调 , 过去的紫禁城 , 从营建之日起就离不开科技的参与;今天的故宫博物院 , 也将继续加强与科技的融合 , 真正把故宫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博物馆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 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 , 文明交流互鉴的会客厅 。
论坛上 , 来自文博领域、科学界、教育界、新闻媒体的代表共同发布《智承文明倡议书》 , 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走出去 。 倡议书呼吁 , 携起手来 , 珍视传统 , 锐意创新、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 用科技传承文明 , 以创新开拓未来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科技|少年数字故宫作品扮靓600岁紫禁城】本次活动上还颁发了2020年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的相关奖项 , 据介绍 , 此次实践活动赛题设置以故宫藏品为中心 , 引导参赛团队通过各种技术手段 , 制作能充分展现故宫文化价值和历史传承的展示作品 。 下午同学们还参与了“我与故宫有个约”的主题体验活动 。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