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红星调查 | 人脸识别门禁之忧:业主质疑“悄悄”安装,“我的隐私咋保障”?】从前段时间网上引起热议的“戴着头盔看房”短视频 , 再到日前(10日)出现的广西南宁十几名业主刷脸卖房被骗超千万元 , 人脸识别系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
采访人员通过实地走访发现 , 今年成都很多小区也陆续安装了人脸识别等智能门禁系统 。 而一边是“人脸识别门禁”的热潮 , 一边是越来越多居民的质疑——如何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用?
问题的背后 , 是数据的去向和安全问题 。 人脸识别系统安装如何规范?信息安全咋保障?如何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带着这些问题 , 近日 , 采访人员走访调查 。
门禁随意装?
有居民称装好才意识到 , 有的还不保留刷卡门禁
11月15日前后 , 双流区华府大道顺兴路一段南湖逸家小区门口 , 本来刷卡进出的闸机旁 , 多了一个约一人高的人脸识别门禁 。 该设备上半部分是一个显示屏 , 下半部分是正在招商的广告位 。 “我自己还是刷卡进出 , 没有用那个 。 ”该小区一位居民告诉采访人员 , 一开始他也没有在意 , 后来在网上搜了才知道 , 人脸识别门禁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 。
文章图片
△双流区南湖逸家小区门口人脸识别门禁下方的招商广告位
大约两个月前 , 金牛区金仙桥路蜗牛巷双城小区旧的物业被换掉之后 , 也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 。 “有‘人脸识别+手机微信’两种方式可选择 , 微信太多广告 , 很多人都选择人脸识别 。 ”该小区一位居民表示 , 在物业用微信做一下验证 , 填写住哪栋哪户 , 录下脸就可以用了 。 时间再早一点 , 今年4、5月份左右 , 万象城附近的华润二十四城小区也开始使用人脸识别门禁 。 “物业要求我们带着寸照去物业录入信息 。 ”该小区一居民告诉采访人员 , 最开始有段时间 , 只能人脸识别才能进 , 出现过门口排起长队等人刷脸进入的情况 , 后来才又增加了刷卡的通道 。
文章图片
△双城小区的人脸识别系统
“想用就去物业录信息 , 就是在这上面录的 , 填了下住哪栋哪户、电话 , 录了脸 。 ”华润二十四城旁边的华润紫云府一位60岁左右的居民打开一个名为“悦家”的手机应用 , 告诉采访人员 , 就是在上面录入的信息 , “当时物业工作人员帮我弄的 , 具体手机操作我也不太会” 。 采访人员在该手机应用中“服务”栏目下面看到了“人脸识别”一项 , 点击进入 , 可以看到该业主的照片 。
华润二十四城小区的人脸识别门禁是一块形如平板的显示屏 , 安装在出入口的闸机上 。 “手上拿了东西的时候方便 , 但有些出入口之前有保安 , 现在没了;家里客人走的时候想走那些门出去 , 就需要业主陪同送出小区” 。 在华润紫云府的门口墙上 , 采访人员看到了有华润置地标志的“门禁功能全新上线”的海报 , 其中也提到“人脸识别”功能和下载悦家APP的二维码 。
文章图片
△华润二十四城小区业主用于验证以及录入人脸信息的手机应用
文章图片
△华润二十四城小区的人脸识别门禁
除了上述四个小区 , 采访人员一共走访了约十个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的小区 , 几乎所有居民都表示 , 装之前不知道通知没有 , 没什么印象 。 装好之后才意识到了有了这么一个新东西 。
“说得多好听 , 给大家改造 , 其实就是为了打广告” “广告是一方面 , 另一方面还搜集业主的面部信息”“我反正没有录大门的人脸哦 , 怕泄露”……就在几个月前 , 位于锦江区静康路中段的一小区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 , 近日因为人脸识别门禁上了新闻 , 业主群又开始了一波新的讨论 。
除了个人信息安全性和打广告的质疑 , 物业称不保留之前刷卡进出方式 , 更是引起了小区居民的投诉 。 近日 , 有居民向成都市网络理政社会诉求平台投诉 , 新都区马超东路555号东骏湖景湾小区 , 近期要安装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 , 物业称不保留以前的刷卡门禁 。 该居民不希望系统采集人脸信息 , 认为侵犯隐私 , 其要求保留以前的刷卡功能 。
不光是在成都 , 人脸识别门禁引发的争议全国各地频频出现 。 近日 , 家住上海浦东新区利津路1313弄证大家园五期的陆女士反映 , 11月中旬 , 该小区业委会向居民推荐了一款门禁系统 , 需要下载手机App操作开门 。 正当家中老年人颇感不便之时 , 智能门禁就悄悄开始试点安装 , 有居民立即冲到物业经理办公室质疑 。 两个星期以来 , 已经有4个楼幢陆续拆除了智能门禁设施 。
信息去了哪?
企业:一般情况下 , 谁采集就在谁那
为什么要安装人脸识别门禁?搜集的数据最后去了哪?就大家提出疑问 , 采访人员首先对市面上出现的人脸识别门禁进行了调查 。
据多位物业以及安装门禁施工单位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 目前市面上的门禁系统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比较大的物业公司自己开发的 , 另一种则是从厂家购买的 。 前者一般由物业公司自己的工程部门安装 。 后者则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小区自己出钱购买包括闸机及人脸识别屏幕等设备 , 找人安装;另一种则是由广告公司免费安装 。 而后一种情况 , 广告公司会和物业达成协议 , 可以在几年时间内免费使用门禁设备上的广告位 。 “闸机六七千 , 屏幕两三千 , 安装费可能还要两三千 , 设备都是深圳、广州那边的 , 软件厂家免费送 。 ”一安装单位工作人员为采访人员算了下安装的大致费用 。
文章图片
△某购物网站上的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售卖页面
在之前的走访过程中 , 采访人员曾在某小区人脸识别门禁上看到一家名为“亲邻科技”的公司 。 随后采访人员以小区物业的身份电话联系 “亲邻科技”的工作人员 。 在询问其安装价格后 , 采访人员提出 , 小区业主担心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 , 该工作人员表示 , 这个问题要“施工现场大家见面后再具体说” 。 同时 , 采访人员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在走访过程中看到的另外一家公司——成都合盛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 他们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通过扫描二维码录入信息 。 录入的个人信息既不在物业 , 也不在他们那 , 由政府认可的平台统一管理 。 据他了解 , 一般情况下 , 谁采集数据就在谁那 。 如果是物业采集 , 数据应该就是在物业 。 市面上其他的门禁系统部分采取了相同的模式 。
关于最后的数据去向 , 采访人员分别咨询了某购物网站上排名前五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卖家 , 对方均表示 , 采集到的数据会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上 , 如果是物业购买安装的 , 就会保存在物业的电脑上 。 有卖家表示 , 道理很好理解 , 像“戴头盔看房”事件售楼部摄像头采集的数据 , 就保存在售楼部的电脑里 , 后期他们才能使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 。 对于这些信息数据是否安全、是否会可能会泄漏 , 对方表示“不好评价” 。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 , 华润二十四城一位物业工作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们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都是公司自己的开发的 , 不用担心信息泄露 。 之后采访人员再次致电了华润二十四城的物业 , 并告知了对方居民提出的个人信息泄露的疑虑 , 想了解具体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并留下了联系方式 。 截至发稿 , 采访人员并未收到对方的回复 。 同时采访人员前往新都区马超东路的东骏湖景湾小区物业了解情况 , 对方表示开始是居民提出想安装人脸识别门禁 , 现在还没装 。 安装门禁相关负责人正在外培训 , 具体情况只有他知道 。
一边是居民提出的疑虑 , 另一边则是以人脸识别门禁为代表的智能门禁“遍地开花” 。 采访人员从成都合盛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获悉 , 其公司在四川大约有四五百个小区大部分已经安装 , 有的正在安装;上个月 , 大约装了五六十个小区 。 整个四川来看 , 泸州和广安推广得最好 , 成都市高新区比较多 。
边界在哪里?
行业协会:是否使用业主说了算
律师:即使多数业主同意 , 也不能侵犯少数人的合法权益
使用人脸识别门禁是否存在泄露风险?如果泄露又会存在哪些风险呢?相关业内人士认为 , 网上有声音表示 , 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是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布局 , 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人脸数据用于人工智能系统自主学习的可能性不大 。 如果人脸等个人信息数据的收集管理者没有较好的防护能力或安全意识 , 人脸等信息数据被黑客窃取 , 用于黑色产业是完全有可能的 。 短期内可能还不太明显 , 但随着越来越多人工智能的产品进入日常生活 , 未来会有很多隐患 。 以人脸识别为例 , 分为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 , 其中静态检测相对简单 , 简单地说就是拍照与之前收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动态检测则会包括眨眼、点头 , 甚至还能精确到静脉血管流动等 , 安全性更高 。 一旦大量个人数据泄漏 , 部分静态检测应用场景的安全性就会大大降低 。
文章图片
近期关于人脸识别的各种现象也引了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 , 多地纷纷出手 。 天津、南京、杭州纷纷出台政策 , 禁止非法采集人脸信息、禁止强制进行人脸识别 。 针对“戴头盔逛售楼处”一事 , 日前 ,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紧急通知 , 要求楼盘售楼处未经别人同意 , 不得拍摄来访人员的面部信息 。 今年10月被提请审议的《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规定 , 物业服务人不得强制业主通过指纹、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设施设备 。 资料显示 , 除杭州市修订草案外 , 安徽省、兰州市、北京市等地的《物业管理条例》 , 也就业主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明文规定 。
对于人脸识别门禁等智能系统的推广热潮 , 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工作人员表示 , 目前确实有不少小区正在进行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管理系统的智能升级 , 暂未接到有关强制使用人脸识别门禁的投诉 , “这个肯定不能强制 , 如果强制很容易出现矛盾 , 我们了解到的都是业主自愿选择 。 ”对此 , 采访人员致电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询问 , 也得到了类似的回复:是否使用人脸识别系统需要尊重业主的意愿 , 采集业主脸部等个人信息需要经过业主的同意 。
四川纵目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英占表示 , 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要采集人的脸部特征 , 才能达到其识别的功能 , 而脸部特征属于生物识别信息 , 在即将实施的《民法典》里明确被认定为个人信息 。 同时《民法典》对个人信息的使用 , 明确了相应的原则 , 那就是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 , 不得过度处理 , 并且要征得个人的同意 。 但《民法典》也规定了例外情形 , 就是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有特殊规定的 , 可以不征得自然人个人的同意 。 《民法典》实施后 , 《物权法》即废止 , 而作为行政法规的《物业管理条例》对此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 其在第十一条:“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七)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 。 ”但使用这样的门禁系统并非是明确可以共同表决的事项 , 何况还有其他可供选择的识别方式 。 即使是多数业主同意 , 也不能当然去侵犯少数人的合法权益 , 除非征得全体业主的同意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刘秀律师表示 , 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也要求 , 在收集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 , 应单独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 以及存储时间等规则 , 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 。 这表明 , 收集个人信息必须要满足“单独告知”及“取得明示同意”的双重要求 。 同时楼盘售楼处安装人脸识别系统 , 对客户进行无感拍摄涉嫌侵权 。 根据即将实施的《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 , 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 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 , 公开收集、使用规则 , 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 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 “普通人如果发现有单位或个人使用人脸识别设备且自己不愿意被识别的 , 可以主动与对方沟通 , 要求其删除与自己相关的个人信息数据 。 必要时可以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林聪 部分图据受访者提供
编辑 刘宇鹏
(下载红星新闻 , 报料有奖!)
推荐阅读
- Google|谷歌暂缓2021年12月更新推送 调查Pixel 6遇到的掉线断连问题
- IT|美FAA正在调查一段有争议的坠机视频
- 警告!|河北一网约车司机持续偏离路线致女乘客跳车 当地警方介入调查
- 手机|又一台Realme XT手机在印度起火 公司正在调查此事
- 预期|调查:小米12/12 Pro/12X三箭齐发,符合你的预期吗?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实控公司涉嫌传销被调查,加盟商:拉人头、疯狂囤货、盈利机制复杂
- 中小企业|青岛探索公共研发平台实践调查:畅通中小企业“共享创新”堵点
- 人脸|“骁龙870版”小米12:小米12X发布:3199元起
- 警告!|一大学生骂外卖员是狗 校方回应称已成立调查组
- 人物|调查:即便是CEO也在担心因行业的混乱而丢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