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讯 12月15日 , 悦刻最新的电子雾化器新品悦刻幻影正式上市 。 这也是悦刻根据用户需求布局的四大产品线中 , 首款迭代产品 。
【产品|发现关键1%!悦刻首席产品官揭秘“研发心法”】悦刻首席产品官陈琛表示 , 悦刻幻影是在多轮用户深度访谈、近万条用户使用反馈和用户洞察的基础上 , 历时375天打造的“心意之作” 。
悦刻幻影在工业设计、充电速度、电池容量、防漏油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均实现技术突破 。 在陈琛看来 , 这些创新 , 都是精准而真诚的 , “我们会挖掘用户痛点背后难以发觉的本质 , 让技术和研发逼近极限 , 最终通过设计超越期待 。 ”
文章图片
气道:将发动机塞进雾化弹 , 防漏油能力提升
很多电子雾化器用户都有过漏油的糟糕经历 。 这通常由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产品零部件精度管控不佳 , 雾化液进入气道;二是冷凝液在雾化仓气道中凝结 。
悦刻幻影将关键密封件的精度控制在± 0.05毫米之内 , 令不同批次的产品也能“严丝合缝”;同时 , 将雾化弹内部拆分为“储液导液”和“气体交换”两个独立模块 , 并对气体交换和气压补偿方式进行独立隔离、精细控制 , 从物理空间上消灭漏油可能 。
另一方面 , 悦刻幻影升级了“迷宫气道” 。 陈琛说:“如何优化迷宫气道是一个难题 。 我们曾经反复讨论 , 但进展缓慢 。 直到一天 , 一位有汽车主机设计经验的工程师灵机一动:发动机的风冷散热结构能不能用在雾化弹中呢?”
发动机与雾化弹看似“大小有别” , 但仔细审视 , 两者均需要复杂气道以延长气流接触时间 。 难题迎刃而解 , 悦刻研发团队将多格栅散热结构移植到雾化弹内 , 雕刻出11层迷宫 , 令冷凝液难以通过 。 高强度负压和冷热冲击测试数据显示 , 悦刻幻影的防漏油能力较悦刻一代提升了40% 。
进气通道和泄压孔:雕塑空气的形状 , 体验更顺畅
在陈琛眼中 , 防漏油只是基础要求 , 更顺畅的体验才是极致目标 。 而这就需要重构空气通道 。
市场上多数换弹类电子雾化器的进气通道均由雾化弹底盖和电池支架端面构成 , 是一种“简单够用”的结构 。 悦刻研发团队依据空气动力学公式 , 设计出全新的气道三维模型 , 使用数学模型计算呼吸效果 。
陈琛说:“实验数据与完美的理论值肯定存在偏差 。 根据每一次的偏差 , 我们不断调整设计 , 在近一年的时间中与0.1%的误差‘死磕’ , 一步步逼近工程极限值 。 ”
在累计数十版优化后 , 研发团队创造性地在幻影电池支架上开设整体沟槽 , 令吸入的气流自下而上更顺畅 , 均衡 , 产生的负压更稳定 。
更顺畅的气道为悦刻幻影带来了更高的灵敏度 。 轻轻一吸 , 就如轻点跑车油门一样 , 得到的回应明确而强烈 。 不过 , 这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
“有一天我拿着原型机 , 大拇指无意识敲击充电孔 , 忽然机身震了一下 。 ”陈琛说 , “我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 , 它对气压变化太敏感了 , 微弱的气压变化就启动了 。 ”
过高的灵敏度无疑会让雾化器在高速电梯、飞机起降等气压变化较大的场景有自启动风险 。 为解决这一问题 , 经过多次实验 , 悦刻幻影的底部增加了一个独立泄压孔 , 最终让灵敏性和安全性得以并存 。
5.6毫米的弧形:为了更好的“手感”
不管是手机、游戏机还是汽车 , 在外观设计上往往都“向内聚拢” 。 这种设计风格能带来安全感、紧凑感 , 也符合审美心理 。 另一方面 , 边角往往是最先磨损的部位 , 弧形设计可以缓解部分磕碰 。
文章图片
为找到满意的弧形 , 悦刻幻影放弃成熟的铝挤工艺 , 引入全新的连续锻压成形工艺 , 将产品底部的弧形向内收了5.6毫米 。 这微小的5.6毫米带来了更好的握持感 , 同时减少日常使用中的磕碰掉色 。
相比悦刻一代 , 新工艺令悦刻幻影增加了7道制造工艺 , 零件成本上升2.8倍 。 但得益于此 , 悦刻幻影的加工精度提升25% , 雾化弹与雾化杆的间隙更小 , 适配更紧凑 。
定义“唇感”:激活触觉记忆
即使是每天与电子雾化器亲密接触的用户 , 也很少对雾化弹的吸嘴提出意见 。 毕竟 , 一个4平方厘米的“立锥之地” , 能有多大改进空间呢?
陈琛不这么认为 。 “嘴唇是最敏感的部位之一 。 你会记住可乐玻璃瓶的触觉、某种唇膏的细腻 。 ”陈琛说 , “雾化弹也能被记住 。 我们希望用户每一次轻吻它时 , 就都唤起这种舒适、温柔、不打扰的触觉 。 ”
2019年 , RELX悦刻启动了“十分唇感”项目 。 研发团队采集了国内不同地域的成人唇形数据和抽吸习惯:习惯拿着或叼着雾化器?入口深度多少厘米?唇谷、唇珠、唇沟和雾化器的接触角度如何?陈琛戏称 , 在悦刻之前 , 可能只有口红厂商和整形医院如此研究过中国人的嘴唇 。
研发团队以毫米维度细分雾化弹平面切片和嘴唇模型的吻合度 , 寻找产品差异化和人机触感的平衡 。 最终 , 悦刻幻影选定奶瓶常用的PCTG材质 , 触感温和;在20毫米的距离上设计轻微弧度 , 与“微张”的嘴唇仿形贴合 , 同时提供触感限位;平放时 , 入口处不会接触桌面 , 更加卫生 。 陈琛表示 , 以上设计均已申请了外观和实用新型专利 。
“吃到家乡菜的时候 , 味觉记忆会帮你回想起家乡的人和事 。 ”陈琛笑言 , “我们则是反过来:无论你喜欢可乐、绿豆还是西瓜味 , 嘴唇碰上雾化弹的那一刻 , 触觉就会告诉你这是悦刻 。 ”
潮汐电量灯:放映每一口呼吸
悦刻幻影在机身上设计了4格LED刻度电量指示灯 。 当用户使用时 , 电量灯依次亮起 , 以潮汐般的动态效果显示产品剩余电量 。
潮汐电量灯的设计初衷是解决用户的“电量未知焦虑” 。 陈琛介绍:“在对用户的调研中发现 , 77.6%的用户外出时不知道剩余电量 , 近50%的用户遭遇过突然没电的情况 。 ‘了解剩余电量’在用户希望增加的功能里排名第一 。 ”
实现功能不难 , 如何呈现则是挑战 。 陈琛说:“显示电量有很多选择 , 比如红黄绿三色灯 。 我们最终选择了‘一目了然’的刻度效果 , 任何人都能不假思索地理解 。 ”
LED灯的闪烁方式也引发了激烈讨论 。 起初 , 灯效并非“潮汐” , 而是“鼓点”:刻度灯从下至上逐个亮起 , 再从上至下逐个熄灭 。 陈琛说:“这个方案已经通过审核 , 此时距量产日期已经不远 。 但我们总觉得有一些遗憾 。 呼吸需要有节奏感吗?它应该是愉悦的、绵绵不绝的 , 不该是刻板的 。 ”
研发团队在最后的几天中找到了“潮汐灯效” 。 依据仿生学知识中3秒/次的人体呼吸频率 , 悦刻幻影的电量灯以1.4秒/轮的频率如流水般律动 。 调研显示 , 用户更青睐这一效果 。 有用户评价:“灯像是在放映我的呼吸” 。 陈琛拍板:就是它了 。
“灯效无关使用效果 , 它是传达了我们的设计理念:发现本质的需求 , 并用细节超越期待 。 ”陈琛说 。
研发心法:创造“简单而本质”的产品
陈琛介绍 , 悦刻幻影的研发过程中 , 开制了26套试验模具 , 完成了51个DOE设计验证;带胶囊雾化弹通过8个循环极限负压测试 。 生产工序上 , 幻影雾化杆需要经过8次连续锻压拉伸 , 超高速数控精雕机7次精雕加工 , 多轴全自动抛光机8道打磨 , 高精度激光冷雕、精密自动点胶等28道工序……
这些潜藏在产品背后 , 看似枯燥实则关键的研发创新和复杂工艺 , 带来了悦刻幻影超越期待的用户体验 。
“我们永远选择正确而艰难的道路:聚焦本质的核心问题 , 用科学、技术和设计贴近用户需求 , 最终以‘细节’超出用户期待 。 ”陈琛说 , “任何一个项目开始前 , 我们都会问自己:‘这个改进会让用户更满意吗?’如果是 , 我们就去做 。 ”
自2018年创立以来 , RELX悦刻已在全球申请专利400多件 , 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54% 。 悦刻研发团队规模从几个人发展到近百人 。 “用正确地方式创造简单而本质的产品 , 市场自然会奖励扎实做事、关心用户的品牌 。 ”陈琛说 。
责任编辑:龙颖(EN037)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Tesla|特斯拉新款Model S电池体积小能量密度高 外媒揭秘三大关键技术
- 京东方|消息称京东方 2022 年扩张带鱼屏产品线
- 数字货币|比特币逼近关键支撑位 若失守恐下探40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