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复盘GTS三年三步走 看使能者华为的数字化能力进阶

“当时我们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情 , 就跟公司提出来Digital GTS的战略” , 回想2017年GTS数字化转型的开端 , 汤启兵言语中透出激动 。
“用三到五年的时间 , 急不躁地、 循序渐进地 , 通过数字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平台化技术 , 来改变我们整个工作面貌 , 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 ”
三年之后 , 2020年12月3日华为技术服务伙伴大会召开 , 华为GTS交上了首份成绩单 。 熊出墨一番梳理 , 基本厘清了其三年的三步走历程:第一步 , 自身作业的数字化;第二步 , 向运营商及合作伙伴输出数字化能力;第三步 , 与运营商和合作伙伴一起助力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 。
数字化升级关口 , 华为GTS秀肌肉 文:熊出墨请注意
3D扫描仪获取物料、车辆信息画面 , 5G网络实时把画面传输至服务器 , 云端建立三维模型、计算下发动作指令 , 然后天车执行无人化自动装载运输 。

观点评论|复盘GTS三年三步走 看使能者华为的数字化能力进阶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腾讯云正版图库
若没有数字化技术的加持 , 很难想象传统钢铁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会是这般硬核 。
去年9月份 , 华为联手湖南移动与华菱湘钢达成合作 , 对湘钢工厂进行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 。 无人操控天车、远程操控天车、一键加沙机械臂、高危区域高清视频监控等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应用 , “提升了效率 , 改善了工作质量 , (实现了)让员工更有尊严的工作” 。
“上个月我去了一趟湘钢” , 华为服务与软件研发部部长祝一帆在GTS大会现场表示 , “湘钢表示很多新一代的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到湘钢上班 。 以湘钢的天车为例 , 天车是钢铁生产的重要工具 , 调度员坐在驾驶室里 , 夏天又闷又热 , 冬天非常冷 , 甚至没有时间去上洗手间 , 而且噪音非常大 。 ”
经过华为和湖南移动的改造 , 工厂引入5G、数字化技术 , 天车从原来的人工调度进化为智能调度 。 员工的工作环境改善的同时 , 工厂的生产效率也得以提升 。
“当时我在调度室看了一下 , 一个调度人员面前有四五台屏 , 可以实时地看到调度情况 。 左右手两边各有一些操纵杆 , 通过这个操纵杆就可以实际地调度天车的位置 。 ”
根据GTS交上的首份成绩单 , 湘钢的转型成功并非个例 。

观点评论|复盘GTS三年三步走 看使能者华为的数字化能力进阶
文章图片

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副总裁游江涛在大会现场提到 , 随着产业升级 , 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异军突起 。 运营商如何把网络能力开放给千行百业 , 使能自身数字化转型 , 并提升千行百业的效率 。 为此 , 华为GTS构建了数字化平台GDE(General Digital Engine) , 目前 , 平台服务的项目已达500+ 。
并且 , 为了更好地服务运营商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GTS聚拢了200多家解决方案合作伙伴 。 华为将与合作伙伴一起 , 基于数字化平台 , 一同为客户提供综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
数据反映过去的成绩 , 同时也预示着未来 。 GTS通过三年的数字化转型 , 已经具备成熟的服务能力和完善的方案 。 而接下来 , 运营商5G继续ToB , 华为和运营商、合作伙伴将走进千行百业 。
三年三步走 , 从使能自身到使能千行百业 骐骥千里 , 非一日之功 。
如汤启兵所讲 , “我们做这件事情光有誓言 , 光有口号 , 光有愿景不行 , 还必须有坚实的开发体系 , 并从架构、底层的软件编排系统 , 资产的治理 , 合作体系的建设 , 陆陆续续开始做起来 。 ”

观点评论|复盘GTS三年三步走 看使能者华为的数字化能力进阶
文章图片

2017年正式启程 , 华为GTS的数字化战略转型经历了三步走的过程 。
第一步 , 本着“狗粮自己先吃”的原则 , 数字化的首选对象不是他人 , 而是自己 。 于是 , 由点及线再到面 , GTS首先完成了数字化技术与自身作业的融合 。
转型工作从单点的技术突破展开 。 举个例子 , 网络工程交付的流程可以分为勘测、到货、安装、调测、验收等多个环节 。 GTS根据各个环节的实际工作内容 , 开发相应的数字化技术 。 比如勘测环节 , GTS借助红外扫描实现了数字化勘测 , 并且系统可以智能设计方案 。 再如验收环节 , GTS则开发出了质量在线审核 。
各个点位的作业转型数字化之后 , 将其代入业务场景按需调用编排 , 这样一来就完成了线性的业务场景自动化 。 比如前面提到的勘测和审核 , 再配以其他技术的辅助 , 即可实现智能的勘测设计与硬装质量审核 。 同理 , 无线网络的智能自动部署 , 维护问题智能处理 , 性能智能优化等等自动化作业也能实现 。
再之后 , 从线到面 , 把线性方案嵌入各个流程 , 让数据在网规网优、网络维护、工程交付等多业务场景下自流转 , GTS至此便完成了服务模式的转型 。 汤启兵表示 , 现在GTS已经实现了“作业即记录 , 记录即数据 , 完成了运维体系 , 建设和集成体系 , 维护体系 , 以及培训领域整体的一个数字化平台建设 。 ”
自身作业的数字化之外 , 更重要的是 , GTS基于变革过程中所沉淀的能力和资产构建了GDE平台 。 这一平台 , 成了GTS能力对外开放的坚实底座 。
第二步 , 平台能力和业务能力准备完毕 , GTS把数字化技术和创新从内转向外平移 。 把数字化带入运营商的规划、建设、维护、优化、运营的全流程 , 助力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 。 华为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 ,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400多个运营商客户使用GDE平台 , 覆盖全球12个区域 , 170个国家 。
第三步则是从运营商、客户拓展至行业视角 , 助力千行百业的数字化 。 相应地 , 这要求华为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 , 携手运营商、合作伙伴构建合作体系 , 共同完成这项宏大工程 。
例如 , GTS与软件提供商伙伴联手的5G园区自管理方案 , 实现了智慧工厂的智能运维;与硬件提供商伙伴开发的数字化交付管理解决方案ISDP+ , 可以助力电网现场作业安全质量数字化 。
前文提到 , 目前GTS拥有200+合作伙伴 , 而向着千行百业的愿景 , GTS的朋友圈继续扩大 。 根据规划 , 华为将用两年时间把合作伙伴规模扩至500-1000家 , 在生态繁荣的基础上 , 提升平台的数字化转型服务能力 。
汤启兵表示 , 制造业等很多行业其实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缺系统、缺平台”的阻力 。 但是 , “随着有些像华为这种 , 还有其他企业 , 慢慢开始做底层技术 , 把能力在云上贡献出来 , 运营商与合作伙伴一结合 , 就能助力千行百业慢慢做到转型 。 ”
从第一步的狗粮自己先吃 , 到第三步的助力千行百业的愿景 , 不难看出 , 华为GTS的数字化战略转型紧紧围绕着“使能”一词 , 即使能自身 , 使能客户 , 最终助力行业 。 使能者 , 也正符合华为一向的定位 。
使能者的基本素养
观点评论|复盘GTS三年三步走 看使能者华为的数字化能力进阶
文章图片

“复杂留给自己 , 简单的留给伙伴和用户” , 华为技术服务伙伴大会现场 , 汤启兵如此说道 。 这是GTS给出的承诺 , 亦是华为作为使能者的基本素养 。
落到数字化转型之中 , GDE平台的出现以及前面提到的诸多解决方案都是例证 。 比如 , 为使能企业数字化展示而打造的商臻 , 集结了华为、运营商、合作伙伴在云端计算 , 传输、内容、终端、管道等多方面复杂的技术能力 , 而企业在操作时却只需像搭积木一样通过简单可视的步骤搭建线上展台 , 便能实现云上展示、VR远程直播等数字化体验 。
承诺得以兑现 , 背后是华为对技术驱动的坚持以及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心在支撑 。
“大家知道 , 华为一直习惯做端到端的东西 , 现在要改变去做一个合作的体系” , 汤启兵坦诚GTS的数字化转型对于华为来说着实是一大挑战 。 根据三步走相关内容也能看出 , 在使能自身那一步探索并掌握复杂的技术 , 才保障了使能客户、助力行业时技术以系统化的体系、成熟的解决方案进行简单的呈现 。
此外 , 在构建平台和生态之初 , GTS就强调 , 无论GDE数字化平台还是面向各场景的解决方案 , 一定是能用且易用 。 “不能说做完了之后别人做不了 , 只有我们的专家才能做” , 而是“伙伴要能用 , 客户要能用 , 员工也要容易用” 。
以客户为中心还有一点体现 , 那就是GTS转型所实现的多方共赢 。 GTS的开放平台和业务能力 , 加速了运营商的数字化 , 构建合作体系和规则守护着合作伙伴的长远利益 , 并将逐渐深入千行百业创造价值 。
实际上 , 整个生态系统成功的关键就在于 , 华为把伙伴的共存共赢和长远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 与合作伙伴一起拥抱数字化转型 , 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 。
【观点评论|复盘GTS三年三步走 看使能者华为的数字化能力进阶】本文系“熊出墨请注意”原创文章 ,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