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80万到100万架的无人机才可以覆盖中国60%的农田 , 目前(规模)只覆盖到10% 。 ”极飞科技创始人兼CEO彭斌12月15日晚间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 , 3到5年内 , 中国有几亿亩耕地将会变成无人化种植 。
作为仅次于消费级无人机的第二大应用市场 , 植保市场的发展速度正在加快 。
DJI大疆农业全球市场销售总监陈韬11月初曾对采访人员表示 , 今年大疆农业植保作业规模达到5亿亩 , 比去年翻了两倍(2018年突破1亿亩 , 2019年突破2亿亩) 。 彭斌也对采访人员表示 , 截至2020年11月中旬 , 极飞营收同比增长253% , 其农业无人机已经覆盖了新疆3700万亩棉花田中的1/2 。
但从整体市场规模来看 , 植保无人机的渗透率在中国仍然较低 。 根据极飞提供的数据 , 我国植保无人机覆盖的面积占总耕地比重不足5% , 而日美等发达国家植保机渗透率已达到50%以上 。
究其原因 , 除了来自农户认知的不足外 , 商业模式不清晰、售后体系不健全、我国耕地分散以及农业规模化程度低也会限制无人机的应用 。 此外 , 市面上在售的植保无人机价位大多在3万到30万元之间 , 对于农民来说 , 购置成本过高 。
文章图片
除了逐步降低无人机的价格门槛外 , 在彭斌看来 , 植保市场还需要需要培养专业的“飞手” , 参与农服环节 。
“我们发现单个小户农户要直接使用和购买农业无人机是很困难的 , 当他们不想为一小块田打农药、施肥的时候 , 农服就出现了 。 这意味着将有专门的团队来作业 , 例如收割水稻和小麦 , 专业的服务人员1亩地收10元来完成这个工作 , 科技通过这个纽带就落地了 。 ”彭斌表示 , 目前极飞内部也在构建培训体系培育“新农人” , 就像现在的抖音、快手上通过直播卖农产品的人群越来越多 , 会操作无人机的职业农民必然会产生 。
此外 , 极飞也在布局针对农业市场的无人车产品线 。
彭斌表示 , 中国拥有2000万台的存量中小型农机设备 , 这意味着存量取代的数量级也相当庞大 。
对于新型农业设备的使用 , 对“买单者”来说 , 其价值在于降本增效 。 以无人机为例 , 无人机喷洒农药能节省其10%的用量 , 假设一年用药为10万元则能节省1万元的成本 。 彭斌表示 , 无人车处于有一定市场需求但还未量产化的阶段 , 因此成本较贵 , 目前(产品)售价为6万/台 , 如果未来价格若能达到2万到3万元 , 在市场上会非常有竞争力 。
“技术最终要用于实际问题才有存在价值 。 对农户尤为如此 , 真正以数据帮助农户降本增效 , 他们才对数据的价值有认知和体会 , 才会买单 。 ”彭斌说 。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 ,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 , 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 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 , 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 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 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
【农业|无人机企业进军农业 农业无人化种植还有多远?】文章作者
推荐阅读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柯腾|争做细分赛道冠军——探寻厦门“小巨人”企业成长密码
- 平台|[原]蚂蚁集团SOFAStack:新一代分布式云PaaS平台,打造企业上云新体验
- 数字化|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设计|腾讯宣布企业级设计体系 TDesign 对外开源
- 中国|411 家游戏企业签署防沉迷公约,95% 游戏添加适龄提示
- 平台|数梦工场助力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用数据驱动业务创新
- IT|川崎测试货运无人机机器人K-Racer X1
- DevOps|“微软RD项目之领导力的碰撞”系列活动第五期——探究企业引进 DevOps 的秘密
- 在线|企业配电房如何实现无线测温?安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