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日本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为何那么强?
12月17日,在“SEMICON Japan 2021 Hybrid”的Semi Technology Symposium的尖端材料、设备的分析环节,笔者做了题目为《日本的半导体设备、材料的竞争力与其根本原因》的演讲 。但是,笔者擅长的领域在于半导体的前段工序,对于后段工序以及封装方面,笔者不是很了解 。
于是,有关后段工序、封装方面的演讲,由龟和田忠司先生负责,我们二人共同完成了演讲(下图1) 。龟和田忠司先生在英特尔工作三十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 。
文章图片
图1:半导体的生产工艺、在SEMICON Japan上演讲工作的分配 。
笔者与龟和田先生首先决定了演讲内容的框架,从八月份开始历经四个月的时间准备了此次演讲 。演讲内容的框架大致如下:
1.明确日本企业在前段工序、后段工序(封装)中的设备、材料占比 。
2.在前段工序、后段工序(封装)中,为什么日本企业的设备、材料占比较高?
3.为什么日本企业的市占率较高(较低)、分析其理由 。构建包含前段工序、后段工序的假说 。笔者(汤之上 隆)与龟和田先生合作完成了本次演讲 。两人历经四个月的时间,调查和研究以上内容,最终得出了精彩的结论 。
一言以蔽之,日本人和欧美人之间迥异的思维方式、行动方式与设备、材料的占比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从汤之上负责的部分(前段工序)开始论述 。
日本企业在前段工序的设备和材料中的占比
虽然半导体的前段工序中有500一一1,000(甚至更多)道工艺,但是工艺却很简单(下图2) 。
首先以直径为200毫米一一300毫米的硅晶圆(Silicon Wafer)为基板,然后进行以下规定的工序(反复30次一一50次,甚至更多):清洗→成膜→光刻形成线路(Lithography Patterning)→蚀刻(Etching)→抛光(Ashing)或者清洗→检测 。除以上工艺之外,还有离子注入、热处理、CMP等工艺 。
文章图片
图2:前段工序的简单概要
通过前段工序,在硅晶圆上形成晶体管、电容、排线等的3D 结构 。此外,在硅晶圆上同时形成约1,000个芯片(Chip) 。前道工序中使用的主要设备的厂家如下图3所示,日本企业占比较高的有涂布显影设备(Coater & Developer,92%)、热处理设备(也被称为“纵型扩散炉”,93%)、单片式清洗设备(63%)和批量式(Batch)清洗设备(86%)、测长SEM(80%)等 。
此外,日本在CMP设备方面虽然不占有TOP 1的优势,但日本的荏原制作所在逻辑半导体方面占有30%的市占率,因此,CMP设备属于日本企业占比较高的范围 。
推荐阅读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硬件|Yukai推Amagami Ham Ham机器人:可模拟宠物咬指尖
- 硬件|闪极140W多口充电器发布:首发399元 支持PD3.1
- 硬件|又一28nm晶圆厂计划浮出水面 但困难重重
- OriginOS|当硬件驱动力逐渐放缓,手机还能更快吗?
- 硬件|日本要在十年内量产2nm?
- 硬件|一个时代落幕 佳能:1DX3将会是旗下最后一款旗舰单反
- 硬件|Intel 11代酷睿4核15瓦超迷你平台 仅有信用卡大小
- Samsung|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正常运行 已进行封闭管理
- 硬件|上线两年用户破两亿,腾讯会议还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