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过程中|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天地差异地月差异致嫦娥五号任务难度更大

12月17日 , 国新办就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杨保华表示 , 在长征五号火箭、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研制过程中 , 工程技术人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 , 识别和控制各类风险 , 可靠安全地完成了此次任务 。

研制过程中|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天地差异地月差异致嫦娥五号任务难度更大
文章图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杨保华 中国网 图
首先 , 可靠的产品是设计出来的 。 设计是源头 , 如果设计上存在缺陷 , 靠后期的生产制造来弥补是很困难的 , 甚至是不可能的 。 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在研制初期就进行了大量分析 , 还有精确的设计工作 , 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 , 以此吃透技术、摸透产品 。
其次 , 可靠的产品是生产制造出来的 。 长征五号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测器是由许多单机设备构成的 , 有一类产品称之为关键件、重要件 , 它们如果在飞行过程中失效 , 直接影响任务的成败 , 所以这类关键件是生产过程中重点控制的 。
还有一类产品在生产成型之后 , 有些重要参数就不可检、不可测了 。 所以针对这类产品 , 在生产过程中、在可检可测过程中 , 要逐项地检测 , 并记住这些参数 。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 , 采取一系列过程精细化质量控制 , 保证产品实现不降低其固有可靠性 。
第三 , 可靠的产品是通过实践不断考核出来的 。 “因为嫦娥五号探测器有许多新的技术、新的产品 , 在全面吃透技术过程中 , 确实有个过程 , 可能部分产品一开始我们并不能完全把握住 , 如果出现一些隐患或问题 , 按照技术问题规定的标准 , 只要把机理研究透了 , 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够解决它 。 ”杨保华表示 , 实际上 , 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双五条”标准 , 也是在几十年工程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的 。
第四 , 充分的地面验证也是航天保成功的有效措施 。 航天器在轨飞行中 , 由于存在天地的差异 , 差异的大小决定其风险性 , 差异越大 , 风险就越高 。 所以在地面要创造一切条件 , 模拟飞行器在轨飞行的各个过程 , 来验证设计正确性 。
嫦娥五号探测器除了天地差异之外 , 还有地月的差异 , 所以难度就更大 , 风险就更高了 。 因此 , “我们在嫦娥五号研制过程中 , 除了常规的验证天地差异、地面验证之外 , 还有一系列针对地月差异的模拟试验 , 比如我们在地面模拟1/6重力起飞综合试验 , 还有模拟月面的环境 , 钻取采样/表取采样、样品转移的综合试验 , 这个试验地面已经做了几百次的模拟 。 ”
此外还有模拟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 制导、导航与控制全物理仿真试验 , 零重力条件下模拟样品的转移试验 , 在风洞里面模拟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等等 。 这些试验有效支撑了后续的飞行 , 本身试验方案和试验装置研制 , 可能也会超过本身产品研制的难度 。
第五 , 充分继承也是保证航天高可靠的一个重要途径 。 实际上在嫦娥五号研制之初就确定了要充分继承中国航天已有的技术和成熟的产品 , 比如嫦娥五号环月飞行 , 就是继承了探月一期“绕”的技术 , 嫦娥五号软着陆月面 , 就继承了探月二期“落”的技术 , 嫦娥五号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继承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地球轨道交会对接的技术 , 当然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还是不同于地球轨道的 , 所以嫦娥五号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在继承中也有简化 , 在继承中也有创新 。
【研制过程中|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天地差异地月差异致嫦娥五号任务难度更大】(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