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华盛顿世界科幻大会主席威廉·罗霍(WilliamLawhorn)也给成都给予很大鼓励 , 称世界科幻大会花落成都 , 将拓展大会的影响范围和地理空间 。 “毕竟 ,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聚会 , 每次去往不同的地方 , 才会让这个聚会更多样 , 让科幻大家庭更庞大 。 ”罗霍说:“我们需要中国成都成为世界科幻大家庭中的一员 。 ”
从科幻文学到科幻产业
成都正成为真正的“中国科幻之都”
科幻事业不仅改变和丰富了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知 , 还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 。 科幻是先导性产业 , 在某种程度上引领未来发展 , 已经在成都形成共识 。
一个数据 , 也可以侧面展示成都的科幻实力:
2019年11月22日 , 在第五届成都国际科幻大会上 , 根据深圳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发布的《2019中国城市科幻指数报告》 , 成都总分超过北京、深圳 , 位列第一 , 成为2019“中国最科幻城市” 。
在这之后的一个月 , 2019年12月20日11时22分 , 全球首颗以科幻机构命名的卫星——“科幻世界号”AI卫星(星时代-8)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 该卫星由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等联合研制 , 标志着全体中国科幻人和幻迷们从此有了一颗属于自己的卫星 。
文章图片
▲资料图
“科技产业与科幻产业相辅相成 , 科幻作品激励我们去探索人类科技发展更多的可能 。 ”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COO王珑说 , 像他自己一样 , 很多年轻人因为科幻而爱上科技 , 投身科技产业 。
王珑所说的年轻人 , 在成都并不鲜见 。 去年 , 位于成都太古里商圈的巨大裸眼3D电子屏火爆全网 。 其背后公司的核心成员 , 正是一群科幻爱好“95后” 。
“年轻化”也是姚海军提到的关键词 。 一个直观的感受是:近年来 , 不止是创作者 , 出现在科幻活动现场的面孔 , 也越来越年轻 。 将于明年举行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 又将给这座城市注入更新鲜的“年轻血液” 。
从一本杂志到一颗卫星 , 从第一场大会到第N场盛会 , 从最初看似遥远的梦想 , 到如今尘埃落定 , 成都全方位多角度的科幻产业助力功不可没 。
反过来 , “科幻+”也成为成都产业多样化业态发展的全新助力 。
姜振宇期待地说:“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落地成都 , 将为全国科幻作家、科幻产业从业者搭建一个舞台 , 也将成为成都乃至中国科幻产业多样化业态发展的全新破局点 。 ”比如 , “科幻+会展”“科幻+传播”将形成新型文化产品 , 从而在大众范围内提升影响力 。
推荐阅读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硬件|又一28nm晶圆厂计划浮出水面 但困难重重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预定|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 项目|航天长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ECMO系统研发”原理样机联调成功
- 海康威视|智能家居战场又添一员,海康威视分拆萤石网络上市,半年营收20亿 | IPO见闻
- 全年|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世界第一
- 吴佳栋|刚刚,发射成功!
- 宇航|长征火箭48发全部成功!2021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收官
- 业绩|用Mac业绩说话!苹果摆脱英特尔,被市场证明是成功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