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湖州德清以“专员+专班+专家”模式服务企业

水底地形复杂、能见度差 , 怎样让机器人耳聪目明、如履平地?这一难题卡住了位于德清的浙江瀚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水下环境探测自主水下机器人”项目的“脖子” 。 近日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中心杨俊毅教授团队上门服务 , 帮助企业攻克了难题 , 机器人顺利投产 。 公司负责人章雪挺算了算 , “预计能为企业带来200万元利润 。 ”
这是德清以“专员+专班+专家”形式深入企业开展“三服务”中的一个小故事 。 今年以来 , 德清通过“院士专家德清行”“百名教授进百企”等活动邀请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24家高端研究院专家 , 深入企业专破“卡脖子”难题 , 推动企业抓住疫情下产业加快变革的“危中之机” , 实现创新发展 。
依托高校成果转化中心、莫干山“院士之家”、科技大市场等平台 , 德清搭建起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常态化对接服务模式 , 开展人工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技术对接会32场 , 推介科技成果200余项 。 做家纺的德清新鑫达丝绸炼染有限公司一直想进军无纺布市场 , 但遇到技术难题 。 德清县科技局工作人员走访中得知情况后 , 马上通过科技大市场对接上浙江理工大学专门从事多级结构功能性无纺布材料应用开发研究的余厚咏教授 。 合作中 , 余教授不仅帮助企业研发出新产品 , 还助力企业改进生产工艺 , 提升生产线的中水回用率 , 预计企业新增利润上千万元 。
德清还组织有需求的企业“走出去”参加长三角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高校院所万里行”等活动 。 在今年的长三角科技成果联合拍卖会上 , 浙江明泉工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最终以100万元的价格 , 拍到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基于复杂曲面涂装智能控制(系统)技术的生产线设计与开发”的技术成果 。 对公司副总经理茅立安来说 , 这是一个大惊喜 , “我们第一次通过拍卖会 , 买到急需的技术 。 ”
【模式|湖州德清以“专员+专班+专家”模式服务企业】与此同时 , 德清与国家技术东部转移中心签订协议 , 推出德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创新(上海)券 , 支持德清企业购买上海大院大所提供的技术搜索、成果管理、价值评估、成果转化、技术交易、技术战略规划等6方面科技服务 , 并探索推动企业创新券长三角通行通兑 。 目前 , 德清企业已累计使用创新券和上海创新券6000多万元 。
截至目前 , 德清的“三专”式“三服务” , 已帮助630多家企业与17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关系 , 累计促成科技合作与产业化项目71个 , 解决企业“卡脖子”问题166个 , 增加企业利润超2亿元 。 (采访人员 方臻子 孟琳 通讯员 潘小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