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从乔布斯重返苹果再到库克领导苹果市值突破2万亿美金 , 过去二十余年间 , 苹果惊人地颠覆了消费电子、通讯、音乐等多个领域 。 此前苹果就依靠iPod+iTunes改变了音乐行业 。 如今得益于苹果多年来搭载的软硬件生态 , AirPods再度颠覆了蓝牙耳机乃至音频行业 。 现在 , 苹果为消费者带来了史上最贵的AirPods——AirPods Max , 所以这款耳机是否拥有一款好的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所需的全部要素?它的产品力能否撑起4399元的售价?苹果为何会推出这样一款产品?如果你有着同样的困惑 , 不妨在文章中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1/22

384.8克听着挺重 , 但苹果给出了不错的解决方案!
自从AirPods Max面世后 , 笔者发现许多网友更关注它的重量 , 因此在拿到它的第一时间就用电子秤对它进行“体重检查” 。 如图所示 , 在屏幕上清楚地显示着385克 , 与官方宣称的384.8克极为接近 , 也证明了苹果对产品质量的精准控制 。 接近400克的重量要比Bose 700和索尼WH-1000XM4更重 , 佩戴时也会感觉到AirPods Max会更沉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2/22

但!我们还是要明确一件事情 , 重量与佩戴不舒服并不能划等号 , 有的耳机重量可能很轻 , 然而戴在头上不仅夹头还压耳朵 , AirPods Max与其他产品相比可能偏重 , 但苹果通过穹网、大尺寸网面织物耳垫和人体工学设计以及精湛的工业设计 , 让我们长时间佩戴也可以获得不错的体验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3/22

为了能更好地分摊耳机的重量 , 苹果摒弃了传统头戴式耳机的设计理念 , 选择使用不锈钢框架+弹性透气织物在顶部构建出“穹网” 。 穹网的设计原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很常见 , 采用网面材质的人体工学椅就运用了同样的设计原理 。 当处于自然状态时 , 紧绷的穹网向下凹陷 , 佩戴时 , 有弹性的编织网面与头部接触后形成作用力相互支撑 , 使网面与头顶的接触面积增大导致压强变小 , 同时宽大的头戴横梁分散了不少坠重感 , 可以分散了耳机的重量 , 减轻头部压力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4/22

AirPods Max两侧的阳极氧化铝金属耳罩和网面织物耳垫也是分担耳机重量的主力军 , 耳罩与不锈钢伸缩套杆通过特殊的悬挂系统进行连接 。 两侧耳罩均可独立旋转 , 经过实测旋转角度可接近90° , 向外侧拉动耳罩 , 还能感受到耳罩的向内回弹力 , 适当的向内压力和角度调节让用户在佩戴时能更贴合面部的曲线 , 达到平衡耳朵承受压力的效果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5/22

同时 , AirPods Max的耳垫采用符合声学的记忆海绵 , 佩戴时能完全包裹住双耳 , 这点要给强烈好评!因为一旦有压耳的状况发生 , 佩戴舒适性将会大打折扣 。 记忆海绵拥有不错的回弹力度 , 不会面部产生太大的压迫感 。
耳垫的海绵外侧覆盖着特制的网面织物 , 与皮质材料相比 , 网面织物材质更透气 , 使用寿命也会更长 。 耳垫中间使用不同的纹理编织出LR左右的标识用于区分左右 。 笔者实际测试了一下 , 即使左右耳戴反了 , 耳罩能完全包裹住耳朵的话同样能用 , 或许这就是当初爆料中提到了AirPods Max不区分左右耳的真实原因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6/22

所以 , 可以佩戴AirPods Max剧烈运动吗?笔者建议大家剧烈运动时还是佩戴AirPods或者AirPods Pro , 毕竟头戴式耳机本就并不适合这样的场景 。 384.8克的重量更不算轻 , 如果只是日常走步或骑行还好 , 跑步、跳绳等运动时对头部还是会产生负担 , 头部大范围摆动时佩戴也会产生松动 , 虽然不至于脱落 , 但为何要自己为难自己呢 。
AirPods Max保持了苹果一如既往的精致感
乔布斯堪称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工业设计大师 , 无论是iPhone系列、Mac和MacBook系列还是iPod系列 , 苹果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产品 , AirPods Max也保持了苹果一如既往的精致感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7/22

首先 , 苹果在这款产品上为用户提供了深空灰色、银色、绿色、天蓝色和粉色五种颜色 。 如果你熟悉今年苹果发布的新品 , 那么在iPad Air和iPhone 12/iPhone 12 mini上会找到与AirPods Max相似的颜色 , 对于有强迫症、收集癖以及重度果粉们来说 , 在2020年 , 你的苹果三件套终于能统一了颜色 。 当然 , 如果你想打造出与众不同的耳机配色且预算充足 , 可以在苹果官网花费499元一对的价格额外购买其他配色耳垫 , 多彩的耳罩和耳垫使AirPods Max呈现出缤纷的颜色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8/22

其次 , 在细节处理上 , AirPods Max依旧保留了浓浓的“果味” 。 当你把手指放在光滑精致的阳极氧化铝金属耳罩上时 , 反馈到大脑的触感和今年发布的iPad Air相似 , 但笔者更认为它的触感和视觉观感更接近初代iPhone 。 耳罩与不锈钢伸缩套杆相连 , 套杆可以实现无级调节 , 调节时的阻尼感较大 , 需要稍微用一用力 , 调到合适的长度后佩戴时就不会轻易松动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9/22

苹果还在右侧耳罩的上方苹果设计了一个与Apple Watch数码表冠相似的数码旋钮 , 旋转时的声音和阻尼感与Apple Watch数码表冠做的几乎一模一样 。 当你想调节音量大小时 , 旋转数码旋钮就能精准地调节音量 。 此外 , 按一下可播放/暂停或接听电话、按两下可跳至下一曲目、按三下可跳回上一曲目、长按则可以唤醒Siri 。 在数码旋钮的对侧 , 苹果还设计了一个长条形的 “噪声控制按钮” , 轻按可在主动降噪与通透模式之间切换 , 两个实体键基本覆盖了我们常用的全部操作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10/22

值得一提的是 , 苹果并未在AirPods Max上设计关机键 , 当你从智能耳机套取出时 , 它就一直处于待机状态 。 苹果官方宣传打开主动降噪和空间音频功能时 , 听音乐、看视频和打电话的时间最长可达20小时 , 笔者经过两个小时的使用后 , 电量从48%掉到了39% , 持续使用一天毫无压力 。 如果你希望获得更持久的续航体验 , 请养成使用完后将它放入耳机套的习惯 。
“计算音频对 HiFi 开战”
文章的小标题是前魅蓝总裁李楠在知乎上回答AirPods Max相关问题的答案中提到的一句话 。 事实上 , AirPods Max和传统头戴式耳机本就是不同维度的产品 。 之所以AirPods如此惊艳 , 不仅是因为其小巧舒适 , 连接速度快 , 更得益于苹果多年来搭建的硬件生态 , 使其可以在设备间无缝连接、转接 。 AirPods Max同样如此 , 传统耳机最大的核心卖点是扬声器振膜、线材以及厂家针对性的调音 , 但对于AirPods Max而言 , 芯片、传感器和算法才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11/22

AirPods Max应该是目前性能最强大的头戴式耳机 , 这款产品的左右两个耳罩内都配备了强大的Apple H1芯片 , 与初代W1芯片相比 , H1芯片连接速度要快两倍 , 而当你打电话时 , 你的AirPods连接速度要快1.5倍 , 游戏延迟也减少了30% , AirPods Pro就搭载了性能强大的H1芯片 , 因此采用同款芯片的AirPods Max上同样能实现高精度降噪、设备自由切换、自适应均衡、音频共享、空间音频技术、Siri实时唤醒等功能 , 并且更丰富的麦克风和传感器让用户在这款产品上能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
每个Apple H1芯片都有10个音频核心 , 配合AirPods Max上的光学传感器、佩戴位置感应器、耳机套感应器、加速感应器、陀螺仪 , 使计算音频技术能阻隔外部噪音 , 用户佩戴时能根据耳垫的贴合情况和密合度调节音频 , 还能在看电影时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12/22

衡量一款降噪耳机的好坏程度 , 一看硬件 , 二看算法 , AirPods Max共有九个麦克风 , 其中用于主动降噪的麦克风多达8个 , 外部六个麦克风分布在左右耳罩的前、中、后三个位置 , 外部麦克风会接受噪音并产生与之相当的抗噪声波将其抵消 , 从而实现降噪 。 内向式麦克风会检测你耳内是否有多余的声波 , 然后同样用抗噪声波予以抵消 , 抗噪声波会以每秒 200 次的频率持续实时调整 , 用于适应贴合度和运动带来的变化 , 从外而内几乎实现360°的全范围检测环境噪音 。 经过实际体验 , 笔者认为AirPods Max的降噪效果与Bose 700和索尼WH-1000XM4相当 , 在飞机飞行过程中降噪效果会更好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13/22

当你想听到外界的声音或对话时 , 轻按噪声控制按钮可切换至通透模式 。 目前市面上许多主动降噪耳机都配备了类似的功能 , 但使用时感受并不好 。 有的产品开启后耳机中的环境音非常大 , 有的产品开启后声音会出现明显的失真 , 用户体验并不佳 。 AirPods Max的通透模式接收到的声音就非常自然 , 与真实听到的声音接近 , 透过通透模式这一功能就能看出苹果在算法研发和调教上的深厚基础 。
我们常说“千人千面” , 每个人的脸型、耳型都不尽相同 , 对于声音的喜好也并不同 。 AirPods Max的自适应均衡功能会根据耳垫的贴合情况和密合度为用户量身定制音效 , 也就是说 , 戴眼镜/不戴眼镜 , 甚至耳朵上有无耳洞和每一次佩戴 , 苹果都会调节音效来为用户提供更佳的听感 。 除此之外 , 内向式麦克风会检测用户聆听的内容 , 并以此调整声音频率 , 真实还原每一个音符 。 也就是说 , 传统耳机在出厂时会为用户提供调教好的频响曲线 , 而苹果会根据算法动态调整音效 , 为每一个用户提供最适合自己的声音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14/22

本章节的最后 , 笔者想聊一聊AirPods Max的音质 。 如果你希望花费4399元能获得超出想象的音质 , 它恐怕满足不了你的愿望 。 40毫米的动圈式发声单元与索尼等旗舰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使用的发声单元不分伯仲 , 双环形钕磁体电机会是一个亮点 。 在声音表现上 , 这款产品一如既往的“果味” , 三频均衡 , 没有过多的音染 , 比较适合大众消费者 。 无论听人声、民谣、电子还是大编制的交响乐 , 它都能超过及格线 , 但是距离满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15/22

如果不是为了音质 , 那么购买AirPods Max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除了音质外 , 它是你目前能购买到的降噪能力最强、通透模式优化最自然、性能最强的头戴式耳机 , 也是一款能够不断进化的耳机 。 就像iOS 14更新的空间音频功能 , 在内部元器件齐全、性能能够满足要求的前提下 , 苹果极有可能会不断为AirPods Max增添新的功能 , 通过持续的固件更新让这款产品不断进化 , 通过不断地更新 , 计算音频也会将音质再度提升一个段位 。
空间音频为用户带来影院级环绕声聆听体验
苹果在iOS 14中推出了空间音频技术 , 空间音频技术通过应用定向音频滤波器 , 以及对双耳接收的频率进行细微调整 , 可将声音置于空间内的几乎任何方位 。 当用户转动头部或者移动终端设备时 , 会导致耳朵与音源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 , 而空间音频技术会利用内置的陀螺仪和加速感应器并与iPhone或iPad配合 , 追踪头部的轻微活动 , 对比运动数据 , 然后重新映射声场 , 模拟出这种声音强弱变化 , 就能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环绕声体验 。
该技术可支持常见的杜比5.1、7.1和杜比全景声等视频声音编码 , 通过DSP演算模拟影片的3D效果 , 佩戴AirPods Max可获得近似物理多声道影院的沉浸式观影体验 。 这种模拟不仅仅只是传统环绕声效果 , 而是将用户手中的iOS设备模拟为空间中固定位置的音响设备 , 让用户始终感觉声音来自设备的方向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16/22

当我佩戴AirPods Max观看Apple TV+中的视频 , 向右扭头时 , 就会明显感知左耳的音量增大 , 而右耳的听到的音量逐渐减小 , 如果背对着播放设备 , 就能感觉到声音从背后传出 。 效果非常明显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17/22

目前支持空间音频技术的App和音源并不多 , 苹果自家的Apple TV+和Disney+中支持杜比声道的视频片源基本都可以触发 , 优酷视频App的“帧享影音”、腾讯视频“臻彩视听环绕音效”的片源和爱奇艺支持杜比音效片源也都可以体验到空间音频技术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18/22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19/22

区分片源的方式非常简单 , 按住音量控制项可以打开或关闭空间音频 , 同时可以查看相关状态图标 , 当显示“空间音频已打开 , 此内容不支持空间音频”就说明该片源无法享受到这项技术 , 而“已为影片和电视节目打开空间音频”则表明该片源支持空间音频 。 找到合适的片源后戴上AirPods Max , 就会获得如身临其境般的环绕声体验 。
AirPods Max和One Apple的野心
最后 , 笔者想聊一聊AirPods Max的购买人群 , 以及苹果为什么要推出AirPods Max这款产品 。 就像苹果发布其旗下的首款无线耳机AirPods时 , 并不被用户看好 。 直到AirPods彻底融合进苹果的硬件生态中后 , 其销量实现了突飞猛进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20/22

根据全球知名数据统计机构Canalyst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 , 2020年一季度 。 全球智能音频设备的总出货量 , 达到了9620万件 。 其中 , 个人音频设备占比高达79% , AirPods位列第一 。 同时根据IDC数据显示 , 2020年第二季度 , 苹果包含Apple Watch在内的可穿戴设备产品共售出2940万部 , 比2019年第二季度的2350万部增长超25% 。 其中2020年第二季度售出了2370万部AirPods和Beats产品 , 推动可穿戴设备业务方面继续保持增长 。 如今AirPods Max的发布 , 意味着依托AirPods、AirPods Pro和AirPods Max , 构成了完整的产品线 , 形成了完整的AirPods家族体系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21/22

与此同时 , Beats近期也发布了Beats Flex 。 这款产品采用了USB-C接口 , 无论你是Apple平台还是Android平台的用户 , 都能享受到良好的体验 。 并且399元的价格购买到一款Beats品牌产品 , 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事情 。 2014年苹果公司确认以总价30亿美元收购Beats Electronics及其子公司Beats Music 。 六年时间过去了 , AirPods和Beats形成了两条独立的产品线 。

CNMO|AirPods Max评测 它奔跑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
文章图片
图22/22

如图所示 , 能够看到从399元的Beats Flex到1246元的AirPods、1888元的Powerbeats Pro、1999元的AirPods Pro、2499元的Beats Solo Pro再到4399元的AirPods Max , AirPods产品线和Beats产品线已经形成了从入门到高端的布局 , 各个产品互有特色且位于不同的价位区间 , 同时覆盖了绝大多数消费群体 。 其中AirPods负责消化苹果生态用户 , 而Beats产品线负责吸引外部用户 , 让更多人可享受到苹果产品为用户提供的优秀体验 。
写在最后:
4399元的AirPods Max值不值得购买 , 我想广大消费者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说出了答案 。 目前苹果官网预计发货日期长达12-14周 , 足以说明大家对这款产品的态度 。 从AirPods到AirPods Pro再到AirPods Max , 大家已经形成了一种消费惯性 , 有预算和需求的消费者自然会购买 。
同时 , AirPods Max也是目前同价位产品中外观最具辨识度且最具质感的头戴式耳机之一 。 当苹果生态用户购买了AirPods Max后还可以享受到单点设置、频共享、Siri 信息播报功能、动切换等功能 , 作为苹果生态中的一员 , 其背后隐藏的软件与生态才是苹果真正的杀手锏 。 AirPods Max就是一款典型的苹果产品 , 它一直在只有自己参赛的赛道上奔跑 , 因为它能做到的 , 现在其他品牌无法做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