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集聚”起来 。 不久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位“90后”学生火上热搜:他们凌晨两点及时处置实验室漏水 , 保护“九章”立功 , 让越来越多人看到 , 量子科技后继有人 。 日前该校的量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通过国家审批 , 标志着该校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学科建设迈入系统布局、成熟发展的新阶段 。
安徽日益成为吸引量子人才的“强磁场” 。 张辉告诉采访人员 , 今年秋季校招 , 他们在各个学校的展台明显热闹了许多 , 公司员工也从今年初的百余人 , 增加到如今的300人 。
力“量”不断增长
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小型化量子密钥分发器、面向国际提供服务的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今年9月在合肥举行的2021量子产业大会上 , 多项世界前沿新应用新产品闪亮登场 , 每个与量子“纠缠”的人都可以自信地畅享未来 。
科大国盾公司总裁应勇介绍 , 未来 , 量子通信技术将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5G等更多领域进行“量子安全赋能” 。 国仪量子公司董事长贺羽说 , 量子精密测量将应用于超导材料表面特性及结构表征、医疗领域的心脑磁测量、临床前研究的微量物质组分分析等多个产业领域 , 并为先进仪器行业带来变革式机遇 。
“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的研制者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认为量子计算机将经历实现“量子优越性”、专用量子计算机、通用量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 最终可望为天气预报、材料设计、药物分析等领域提供“超强算力” 。
未来可期 , 难度却不可预计 。 “像婴儿一样 , 刚学走路的时候跌跌撞撞 , 之后便会健步如飞走上大道 。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认为 , 应抢抓机遇推动量子应用 。
安徽地连南北、沟通东西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多个国家战略在这里汇聚 。 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 , 已成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 安徽省科技厅厅长罗平说 , 安徽科技创新处于“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关键阶段 , 展望“十四五” , 要让“皖美”创新成为“最靓名片” 。
【技术|瞭望 | 安徽何以有力“量”】“我们目前取得的成绩 , 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一小步 。 ”本源量子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国平说 。 “但是 , 正如蒸汽机第一次被装在马车上 , 谁能想到它孕育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
- 人物|印度人接管硅谷的背后:技术军团整体作战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
- Tesla|特斯拉新款Model S电池体积小能量密度高 外媒揭秘三大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