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虚拟偶像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张磊(化名)对懂懂笔记表示:“卡通偶像和超写实偶像之间的成本差距是巨大的 。 现在比较常见的卡通VTuber(虚拟主播)如果只考虑制作成本 , 一般10几万元就能Cover住了 。 超写实的虚拟偶像因为涉及到动作捕捉、CG渲染等所有成本都是按秒计算的 , 一般每秒的成本在几千块到一万多不等 。 ”
超高的制作成本 , 是我们当下看到的那些靠虚拟人蹭元宇宙热度的公司 , 几乎都没有选择超写实虚拟人的主要原因 。
另一方面 , 对于那些专门产出的虚拟偶像的公司而言 , 造出一个虚拟偶像并不难 , 难的是如何将这个IP推广出去 。 这就像娱乐圈的明星一样 , 只有出名、出圈了才能接到戏、广告和代言 。
文章图片
以日本专门运营virtual youtuber(二次元虚拟主播)的彩虹社为例:得益于面部捕捉、3D建模等技术的成熟 , 其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生产出卡通向、非超写实的虚拟主播 , 目前彩虹社旗下已经拥有了超过120位虚拟主播 。 这些虚拟主播大多是通过个人IP的运营 , 实现了出个人专辑、办演唱会、代言、直播等等商业化变现 。
国内市场虚拟人的商业化举措也已经屡见不鲜 , 例如洛天依和李佳琦一起直播带货、海尔兄弟的虚拟人出现在海尔官方直播间 , 各种虚拟偶像IP也都在开始企业代言 。
虚拟偶像界并不是所有人都盯着洛天依、初音未来 。 随着虚拟偶像的批量化生产 , 市场明显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 。
张磊对懂懂笔记表示:“虚拟偶像真正烧钱的部分更多的实在IP打造上 。 卡通的虚拟形象可能全部的制作成本只需要10万元 , 但每年IP的运营费用都是百万级的 , 而且成功出圈实现商业化的机率并不高 。 现在 , 这个行业内卷非常严重 , 真正能够有正向现金流的公司比例并不高 。 ”
相对成熟的技术导致整个行业陷入到高强度的内卷中 , 恰好元宇宙概念的出现和爆红 , 在一夜之间给了这些虚拟人公司一个拥抱更大市场的可能 。
都想抓住元宇宙这根稻草?
文章图片
以此前在短视频平台上爆红的柳夜熙为例:一个视频三天涨粉230万 , 这或许是柳夜熙创作团队故意往元宇宙概念上靠拢 , 也或许是元宇宙的风口下市场默认将其归纳到那个风口下 。 无论如何 , 它确实享受到了这波元宇宙风口的红利 。
但换个角度来看 , 虽然其主创团队在试图为柳夜熙加入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 , 但从本质上来看它依然只是一个通过高精度3D建模创作的3D人物 , 它的创作团队原本也只是一个影视特效团队 。
推荐阅读
- 代码|GGV纪源资本连投三轮,这家无代码公司想让运营流程变简单
- 换卡|突然宣布:被迫停止运营!
- 识别|沈阳地铁重大变化!能摘口罩吗?
- IT|国内最长湖底隧道正式通车运营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泡芙|传下去
- 通信运营商|英国沃达丰、EE和Three将在2022年一同恢复欧盟漫游费用
- Lenovo|联想将推出135W Type-C充电器:游戏本告别“砖头”
- 车型|买车一定要有OTA?别克来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