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别再拿虚拟人讲元宇宙的故事了( 三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它似乎与这些科幻电影的制作团队或者3A游戏的制作团队没什么区别 , 又或者从技术角度来看 , 它甚至远远不如漫威、索尼这样的业界巨头 。 但是 , 似乎从来没有人把索尼、育碧、漫威这样的游戏或者影视公司与元宇宙画上等号 。
这就有些诡异了 。
对此 , 相关虚拟现实领域的资深创业者对懂懂笔记表示:“在元宇宙的概念中 , 虚拟人的只是一个壳 , 最重要的如何赋予这个壳更多的主动性 。 这未来可能需要通过AI技术的加持 , 让这些存在于虚拟世界里的人至少拥有一些自主交流的可能 , 类似《失控玩家》里主角饰演的超级人工智能NPC那样 。 ”
但至少从当下来看 , 那些拿着一个粗糙的虚拟人形象并大肆宣传自己布局元宇宙的公司和创业者们 , 显然没有考虑到后续的生态建设 。
我们不否认元宇宙的价值 。 但说实话当下那些拿着一个粗糙的虚拟人就说自己已经入局元宇宙的创客 , 跟那些短时间内出元宇宙书籍、卖元宇宙课程的人并无二异 , 都可能是割韭高手 。 把时间回拨到一年前 , 那时候all in区块链发币、炒币的人 , 可能有不少与现在炒作元宇宙概念的是同一批 。
至于现阶段元宇宙的发展 , 我们比较认同的是真格基金投资合伙人徐梧的观点:当下的元宇宙生态或者虚拟现实设备 , 如果和游戏行业发展的历程做对比的话 , 大概处在雅达利2600(雅达利在1977年10月发行的一款游戏机)的阶段 。

运营|别再拿虚拟人讲元宇宙的故事了
文章图片

虽然 VR/AR 硬件和软件生态都已经发展了不少年头 , 但从呈现的效果来看 , 与设想中的完美效果阶段依然相差甚远 。 包括一系列巨头在内 , 现阶段企业们所展示出来的元宇宙愿景大多数还是提前渲染好的特效影片而已 。
以现在公认的业界头部Meta为例 , 在那个扎克伯格不断变身的炫酷改名发布会之后 , Meta拿出的第一款元宇宙产品Horizon Worlds , 从实际效果来看与此前宣传片里所描绘的依然是天壤之别 , 要知道此时距离Horizon Worlds 2019年9月首次发布测试版 , 已经过了两年的时间 。
对此 , 有国内某虚拟现实头部企业的高管对懂懂笔记表示:软硬件两个层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当下的重点 。 “未来硬件技术的进步、软件内容生态的搭建 , 包括VR设备、触觉穿戴等等在内的各种虚拟现实设备 , 何时能够真正成熟、又何时能够真正成为像现在手机这样的全民级别的通用设备;在软件层面 , 何时能够真正出现一款数亿甚至数十亿用户的全民级应用?毕竟现在steam这样的平台上已经有数千款不同的应用 , 但没有一款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爆款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