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国家航天局
最近 , 一张2004年的报纸引发热议 。 报道中透露 , 2004年2月 , 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对外宣布 ,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进入实施阶段 , 将按“绕、落、回”三步走 。 其中的“回”提到 , 2020年前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
随着嫦娥五号圆满成功 , 从月球“快递”回来的1731克月球样品已经正式交接 。 嫦娥五号任务有哪些亮点?从月球上取土有多难?中国探月工程未来还有哪些步骤要走?在昨晚“加场”的上海科普大讲坛上 ,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探月工程负责人、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 , 为公众讲述了嫦娥五号背后的故事 。
她介绍到 , 嫦娥五号全重8.2吨 , 从发射入轨到返回器再入回收 , 共计运行约23天 , 经历11个飞行阶段 。 任务的圆满完成离不开两个“战队”密切配合 , 分别是着陆器和上升器组成的“摘月战队” , 轨道器和返回器组成的“返地战队” 。 科研人员为了实现人类44年来从月球再次取样 , 前后经过长达10年的艰苦攻关 。
文章图片
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 。 上海科技馆提供
“1978年 , 美国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时 , 向中国赠送了一件特殊的礼物 , 一块小指尖大小的月球岩石样品 , 这块只有1克重量的月岩样品开启了中国航天人对月球的研究 。 ”张玉花说 。 2004年 , 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 并命名为嫦娥工程 。
2008年 , 张玉花担任嫦娥三号月面巡视器的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 , 而之前的17年 , 她一直奋战在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线上 , 从预研论证直到神舟六号成功发射 。
2013年玉兔号月球车随嫦娥三号在月面着陆 , 但是“玉兔”在行走了约114米后突然出现异常 , 不能动了 。 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 , 玉兔号之所以没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 一是由于当时未能很好地预估月球表面温度 。 “月球表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达到110℃左右 , 此时月球车上的电缆就会变软和变长 , 电缆外的绝缘皮因此变得薄弱 。 还有当时操控玉兔号走得太快 , 磕在石块上 , 把电缆给拉出来了 , 经过高温照射 , 电缆就破了 , 最终造成整个玉兔车短路 , 供不上电 , 也就无法行动了 。
此后玉兔号虽然“顽强”地“存活”了两年多 , 但一直无法动弹 , 这成了张玉花心头永远的遗憾 。 “如果我有机会去月球 , 想去看看玉兔号还能不能修好 。 ”她动情地说 。
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之后 , 航天人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张玉花表示 , 目标有两个——载人登月与深空探测 。 月球仍然有很多地方值得人们探索 , 比如月球已知有100多种矿物 , 其中5种是地球上没有的;月球上有大量的核聚变物质氦3 , 可供人类使用很多年;月球上还有丰富的水冰资源等 。 深空探测是指大于地月距离的天体开展的探测活动、火星探测是当今世界航天活动的重要领域 ,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 。
“太空探索的过程意味着人类好奇心的驱动和科技的进步 。 航天是人类不断向外探索的领域 , 我们要去的往往是原来还没到过的远方 , 代表了一种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 也代表着英雄情结 。 ”张玉花研究员鼓励青少年群体要保持一颗好奇心 , 勇于创新和挑战 , 为祖国未来的航天事业发展而不懈努力 。
作者:沈湫莎
【玉兔|“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后,中国航天人又定了两个小目标】文汇独家稿件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