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主播补税潮至 逃税牵出带货刷单疑云( 五 )


在直播带货行业 , 绩效往往才是收入的大头 , 和销售额挂钩 , 底薪与之相比微乎其微 。同时 , 主播除了带货收入 , 往往还涉及广告费、线下演出、推广宣传等业务收入 。同一个主播同时服务多家公司 , 在多个平台上直播的情况常有 , 如果主播不主动申报纳税 , 靠税务局自主查征较为困难 。
“我们这种小主播收佣金 , 基本上就是成一个单算一个 , 平台给的钱就是已经扣完佣金以及手续费的了 。”有主播表示 , 小主播几乎个人不太关心税的事情 , 如果在平台上直播 , 平台会处理税务问题 。
多位主播在贝壳财经采访人员采访时透露 , 并不清晰自己的缴税义务以及收入是否扣税 。其中 , 一位网红主播表示 , “我没关心过扣税的事 , 一般都是谈好多少钱 , 结束到手就给我那个数 。”
监管重罚 , 不少主播开始观望 , “现在整个圈子都很迷茫 , 都在互相打听 , 只能说是有钱赶紧赚” 。
承认刷单还是甘愿破产?逃税牵出刷单产业链
税务部门已然在直播电商税收征管上加码 。
去年6月上旬 , 多家电商企业收到国家税务总局发的“风险自查提示”显示 , 相关企业存在少计销售收入的风险 , 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 , 并将自查结果通过电子税务局反馈 。此次针对电商企业的税务风险自查工作被视作互联网平台追缴税款风暴开启 , 后虽因为疫情原因暂停 , 但也从侧面反映出逃税情况已引起监管重视 。
税务部门内部人员向贝壳财经采访人员透露 , 超千位主播名单已被收集至国家税务总局 , 直播带货行业将迎来全面监管 。主播和平台面临着追缴、罚款之外 , 还面临着“电商泡沫”——刷单将被戳破的尴尬 。
这是电商行业多年的套路 , 随着多年发展加之监管重点执法 , 刷单现象明显降低 。然而在直播带货领域 , 刷单行为正盛 , 是行业摆在明面上的“潜规则” 。提及这一字眼 , 行内人多撂下一句:“没有不刷单的主播” 。
至于刷单成为直播带货界标配 , 主要源于商家在选择主播时会看带货率 , 主播为了拿到更高的坑位费和佣金比例 , 便会雇人刷单 , 营造直播间火热的场景 。
一头部MCN公司创始人梅姐(化名)告诉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 很多时候都是公司在刷单 , 主播自己也刷 , 至于操作方式主要为虚假下单后 , 第二天选择退款 。“商家花了钱来卖货 , 卖的时候数据全冲上去了 , 结果后面全是退货退款 , 根本就没有真实成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