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荣归故里!嫦娥五号返回器回到“出生地”

光明网讯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刚刚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的嫦娥五号返回器 , 于17日晚上回到了诞生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 为欢迎嫦娥五号任务试验队凯旋和返回器回家 , 欢迎活动在航天城玉琮广场举行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院长张洪太、党委书记赵小津及员工代表等共500余人参加了欢迎仪式 。

探测|荣归故里!嫦娥五号返回器回到“出生地”
文章图片

欢迎仪式现场(图 赵宇豪/摄)
晚上20时 , 广场上彩旗飘扬 , 玉兔灯依次点亮 , 用红毯铺就的欢迎通道正式开启 。 在代表探月工程16年岁月的16响礼炮声中 , 载有嫦娥五号返回器的运输车驶入五院大门 , 停在院科研楼前接受检阅 。
随后 , 16声礼炮再次响起 , 200余名嫦娥五号任务试验队队员代表在队旗的引领下 , 列队步入广场中心 。 张洪太、赵小津等向试验队队员献花并致以祝贺和问候 。 随后 , 各级领导与试验队员们合影留念 。

探测|荣归故里!嫦娥五号返回器回到“出生地”
文章图片

嫦娥五号返回器到达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图 赵宇豪/摄)
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 , 成功实现了多方面技术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 对于我国提升航天技术、完善探月工程体系、开展月球科学研究、组织后续月球及星际探测任务 , 具有承前启后、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
作为嫦娥五号探测器的抓总研制单位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团队面对关键技术多、任务难度大、实施风险高等难题 , 历时十年完成了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研制发射任务 。 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 , 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 这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月壤 , 成为探月历史60年来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壮举 , 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战取得了圆满胜利 。
嫦娥五号探测器同时还是五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300颗航天器 。 从1970年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到2011年的巴基斯坦1R通信卫星 , 五院达成第一个“百星”成就用了41年时间;再到2017年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 , 五院达成第二个“百星”成就用了6年时间;再到嫦娥五号探测器 , 五院达成第三个“百星”成就仅仅用了3年时间 。
五十余年来 , 五院形成了载人航天、月球与深空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通信广播、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等六大系列航天器领域 , 实现了大、中、小、微型航天器的系列化、平台化发展 。 五院跨过征程中的道道难关 , 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众多第一: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艘飞船、第一颗导航卫星、第一颗月球探测器、第一颗出口卫星、第一个空间实验室、第一艘货运飞船、第一次太空出舱活动、第一次空间交会对接、第一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第一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自动巡视探测 , 尤其是嫦娥四号探测器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航天器月背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 (采访人员 赵宇豪)
【探测|荣归故里!嫦娥五号返回器回到“出生地”】[责任编辑: 张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