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率|一群年轻人教“AI”学手语,目标是让千万聋人被“听见”( 二 )
她不怕辛苦 , 就怕自己的手语水平耽误事 。 袁甜甜是健听人(听力健全人的简称) , 手语是走上教职之后自学的 , 她常常自嘲说 , 在语言方面天赋有限 , “我是个‘半颤子’(天津方言 , 指半吊子、不熟练)手语翻译 。 学生描述的情况一复杂 , 或者打手语的速度太快 , 我就只能看懂一部分了 。 ”
听障大学生自立自强、想方设法克服身体上的不便 , 特教老师尽职尽责、苦练手语为残疾人事业无私奉献——如果要讲一个励志故事 , 这样的情节就足够了 。 但袁甜甜和王建源们显然更想讲一个“科幻故事”:他们想教计算机学手语 , 让机器代替人 , 成为随叫随到、及时准确的“手语翻译” 。
袁甜甜学计算机出身 , 王建源的专业是网络工程 , 他们笃信 , 依靠科技的力量可以帮助中国2780万聋人 , 乃至更多有需要的人 , 克服生活上的种种不便 。 他们想让手语实时翻译系统化作一道桥梁 , 无论是听障者还是健听人 , 都可以通过它无障碍地交流 。
这个目标听起来宏大 , 想实现也很难 , 但他们还是决定动手试试看 。
文章图片
天津理工大学“手语实时翻译系统”研究团队参加中国互联网+ 大赛的主要成员合影 。 受访者供图
新的桥梁
帮助聋人与健听人交流 , 前一座已经建成的“技术之桥” , 是语音识别 。
2007年 , 曾任中国聋人协会副主席的富志伟 , 发表了一篇题为《我看“聋人信息无障碍”》的学术文章 。 他在文中写道:“我期望将来能研制出一种机器 , 它可以和现在的微型摄像机一样大小 , 一端输入口语 , 另一端小屏幕上即显示文字……等到这种机器问世 , 聋人信息无障碍环境将大大改观 。 ”
十几年后回看这段话 , 会发现富志伟期待中的机器 , 和如今智能手机上常见的语音识别应用 , 几乎一模一样 。 语音识别技术的受益者 , 也已不限于听障群体——看看身边有多少人在用语音输入法就知道了 。
袁甜甜带领团队研发的“手语实时翻译系统” , 就类似于手语版的“语音输入法” 。 只不过后者是输入语音、机器识别、转成文字 , 而前者是输入手语动作和表情、机器识别 , 再翻译成文字——“老桥”与“新桥” , 相似又不同 。
袁甜甜没想到 , “老桥”的存在竟然会成为项目团队建设“新桥”的“阻力” 。
“为什么一定要搞手语翻译呢?聋人听不到 , 现在有语音识别啊!有的聋人不会说话 , 拿手机打字不就行了吗?”曾经有一些企业向袁甜甜了解过正在开发中的手语实时翻译系统 , 想谈投资 。 但谈来谈去 , 他们却对项目的必要性产生了质疑 , 觉得手语翻译除了“做善事”没有其他意义 。 类似的话听得太多 , 快人快语的袁甜甜有点儿急了 , “那要这么说 , 当初搞什么微信呢?就用短信不一样吗?搞什么语音识别呢 , 就直接打字呗?很多创新都有传统形式上的替代品 , 那科技就别进步了呗?”
推荐阅读
- IT|年轻人的第一台布加迪:纯电动折叠踏板车发布
- 本科生|“硬核”科技领域求贤若渴,上海与年轻人“一拍即合”
- 人物|董明珠:让想干事的年轻人有机会发挥 把不干事的人坚决干掉
- 轻工产业|工信部:到2025年轻工业年均增百项创新消费品
- 视点·观察|99元“代吃”一夜涨价8倍 肯德基泡泡玛特联手“收割”年轻人
- 年轻人|为什么年轻人总放不下深夜的手机?
- 手机输入法|百度输入法2021年度流行语出炉,年轻人们在用什么完成表达?
- 旗舰|真我 GT2 Pro,年轻人终于等来了可靠的旗舰机型
- 拳谱|1月7日:20~35岁的年轻人,最喜欢买什么?
- 新浪数码|三星Galaxy S21 FE 5G发布:更年轻的配色旗舰配置售价45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