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头|华为才下眉头,造车却上心头( 二 )
文章图片
在一直遥遥领先的国内市场 , 华为手机市占率从去年最高30%以上 , 萎缩到今年三季度的8% , 出货量同比下降77% , 排名仅第六 。
往年总是3月发布的P系列新手机 , 今年一直拖到7月 , 姗姗来迟 。 这次发布HUAWEI P50 Pocket旗舰折叠屏手机 , 意味着今年不会再有Mate系列的新机发布 。
文章图片
受手机业务影响 , 今年前三季度 , 华为营收为4510亿元 , 比去年同期减少超2000亿元 , 同比下滑32.14% , 净利润为464亿元 , 同比下滑14% 。 这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非常难受 。
然而 , 尽管如此 , 华为的研发投入却不减反增 , 比去年同期增加约29亿元 , 高达1023亿元 。
对于华为而言 , 原先的三大支撑业务运营商BG(事业部)、企业BG和消费者BG已经较为成熟 。 但现在 , 手机业务遇到巨大的发展阻碍 , 华为需要找到新的业务机会 。
而汽车领域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 。
【眉头|华为才下眉头,造车却上心头】02
换道领跑
华为进入汽车领域 , 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对车载模块的开发 。 2013年 , 华为成立车联网业务部 , 并推出车载模块ME909T , 开始布局车联网和自动驾驶领域 。
2019年4月 , 华为首次以汽车增量部件核心供应商的身份 , 参加上海车展 。 彼时 , 首次对外明确自己在汽车行业的定位:华为不造车 , 而是聚焦ICT技术 , 帮助车企造好车 。
在业务布局上 , 华为将从智能车云、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智能电动等5个领域进行布局 。 2019年5月 , 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业务单元) , 执行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战略 。
文章图片
此后 , 华为逐渐壮大其汽车朋友圈 , 与多家车企展开合作 , 打造产业生态 。
2021广州车展期间 , 最热的品牌当属华为 。 “整个广州车展 , 最忙的居然不是车企 , 而是号称‘永不造车’的华为 。 ”有网友开玩笑说 。 根据各展台发布出来的信息 , 北汽新能源、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北京汽车、小康、奥迪、沃尔沃等超10家车企与华为展开合作 。
虽然华为不造车 , 但已经深度涉足了智能汽车的关键领域 , 并试图掌握更高的产业话语权和主导权 。
比如 , 浓厚的华为技术烙印 , 是极狐阿尔法S HI版的核心卖点之一 。 同样绑定华为的 , 还有长城汽车旗下高端品牌沙龙和长安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维塔 。
12月21日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生态论坛开幕 。 无论是余承东 , 还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运营官王军 , 两人演讲的关键词一直是“平台+生态” 。
推荐阅读
- 创事记|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会跑偏吗?
- IT之家|华为nova系列4G新机入网图公布:6.78英寸LCD屏,1.08亿像素主摄
- 市场|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真能挑战腾讯?
- 市场|圈层社交的高光与隐忧:小天才电话手表会跑偏吗?
- 该机|华为 nova 系列 4G 新机入网图公布:6.78 英寸 LCD 屏
- 财产|折叠屏手机冲击高端,荣耀从华为继承的最后财产
- 俄罗斯|22岁天才少女加入华为俄罗斯研究院,曾获「编程界奥赛」冠军
- 宇宙|元宇宙人才争夺升温
- Huawei|余承东:今年华为可支撑起30万台汽车销售目标
- 华为|一加 10 Pro 正式发布 / 哔哩哔哩公布 2021 年百大 UP 主名单 / 华为拍摄月亮专利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