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成都以创新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二 )
重塑产业链
加快布局碳中和产业生态圈
“双碳”将带来新一批产业发展机遇 。 为此 , 成都积极谋划和布局碳中和产业生态圈 ,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清洁生产等产业 。 据悉 , 目前 , 成都正加快打造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等多元应用场景 , 加强低碳技术科技攻关 , 形成完善的低碳经济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 , 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示范城市建设夯实产业支撑 。
“关键是要把成都的优势转化为竞争力 , 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张九天认为 , 成都在产业发展方面 , 既要从国家政策方面全盘规划产业发展方向 , 也要从产业链的角度攻破关键节点;在技术创新方面 , 要接轨世界科技前沿创新和产业变革趋势 , 挖掘科技潜力 , 利用好科教资源 , 让绿色低碳的技术在成都落地生根发芽 , “从微观入手 , 可以鼓励企业在零碳创新上发挥更多的创造力 。 ”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新经济为引领的高质量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 , 这带来的经济发展效益和质量已经显现 。 据统计 , 成都全面划定66个产业功能区核心起步区 , 五大现代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 , 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 , 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 生态环境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第三产业比重提升至65.7%;新经济企业累计达45.8万户 。
坚持把绿色作为城市发展的独特优势和永续动能 , 下一步 , 成都将进一步规划建设绿色生产体系、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绿色供应链体系 , 提升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水平 , 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 。 同时 ,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推动碳中和产业建圈强链 , 高标准建设天府永兴实验室 , 做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 。
本报采访人员 缪梦羽 宋妍妍 吴怡霏
推荐阅读
- 办证|成都温江公安预约服务小程序上线 让智慧政务服务触手可及
- Samsung|CES成新冠传播地:20名三星员工参加后确诊
- 能源|业内共话可再生能源助力建筑与城市低碳发展
- 市场|刘作虎:一加达成了一个小目标
- 架构|一“融”解千愁,SASE因何成为未来网络安全的新范式?
- 专访|专访犀思云创始人张雄国:NaaS服务的核心是成就客户
- 时间|Alphabet量子公司横空出世!Sandbox将与谷歌、DeepMind成姊妹
- 羟基|引领科技创新 成就健康丰碑
- 综合|应用于高校机电故障综合模拟平台组成部分
- 市场资讯|Wood Mackenzie:疫情阻止了可再生能源成本的长期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