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达摩院2022十大科技趋势发布:人工智能将催生科研新范式( 三 )


为什么我又说不希望仅只局限于此呢?工具背后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可计算思维的一种渗透 , 所以我希望科学家在使用工具的过程里 , 能够形成以一个以设计构造、计算为核心的计算思维 。
比如说像 AlphaFold , 这个伟大研究成果的产生 , 不仅仅只是利用了深度神经网络作为工具 , 而是不同学科的科学家汇聚在一起 。 它先去设计了一条明确的可计算的思路 , 来解决从氨基酸序列到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预测 。
所以说 , 我们需要形成计算思维来进行科学探索 , 同时恰到好处地应用人工智能这个工具 , 就能开创科学更加崭新的未来 。 AI for Science是一个充满着光辉前途的人工智能的趋势 。
阿里达摩院城市大脑实验室负责人 华先胜表示:
目前 AI for Science 这个方向已经有可圈点的突破 , 但主要还是比较点状的一些结果 , 包括分子生物学、量子力学等 , 还没有形成大面积的成果 , 仍然有很大的突破空间 。
用 AI 去助力科研是基于两点 , 一个是基于数据、一个是基于计算 。 因为我们要在数据和算力的基础上形成AI能力 。 所以如果这个学科有比较好的数据、比较多的数据、比较丰富的数据 , 以及它的问题是需要大规模计算相关的一些问题 , 可能是比较快地容易取得突破的地方 。 比如像分子生物学 , 还有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 , 这些都有大量数据 , 问题又非常复杂 , 需要强大的计算 。 这里可能能够利用一些AI的能力 , 能够更快取得一些突破 。
从本质上来讲 , AI for Science 和 AI for Industry 差别不大 , AI 也是作为推动领域发展的一个工具 。 只是这个领域有点不一样 , 它的门槛比较高 , 因为是科学家要做的事情 , 不是一个普通人、一般的技术工作人可以做的事情 。 但是从本质上来讲 , 也是这个领域因为有了数据 , 可以设计算法去挖掘数据中的“玄机” , 去解决这个领域的问题 。
今天人工智能技术又往前走了一大步 , 可以让计算助力科研走向智能助力科研 , 智能会使科学研究的方法带来一些变化 。 其带来的效果应该和产业界的是可以类比的 , 就是能够让科研的效率提升 , 成果的产出能够更多 , 甚至能从手工作坊的方式变成批量生产 。 当然这个很不容易 , 但是可能有这样的一个趋势 。
对于科学研究而言 , 从这种小概率事件有可能能够变成一个概率比较大一点的事件 , 变得更科学 , 而不是随机性特别大的 , 能够有更多确定性 。 这是 AI for Science 的意义所在 , 当然 still a long way to go 。
我们AI在其他领域已经磨合了近十年的时间 , 在 Science 是刚刚开始 , 有一些点状的技术 , 不外乎两件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