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地平线余凯:科学家变成创业者,最不能改的就是「求真」( 二 )


未来人与车的关系就像人与马的关系一样 。 在过小河和万马奔腾的时候 , 人骑在马上 , 驾驶——也就是操纵 , 是马自己来决定的 。 但是任何时候你要影响它 , 要干预它 。 马通人性 , 它是你的一个出行伙伴 。 所以自动驾驶也好 , 无人驾驶也好 , 不是构建一个冷冰冰的机器 , 而是一个有温度的出行伙伴 。 但是最终的掌控者还应该是人 。
张鹏:作为科学家出身 , 你创业也有六年多了 。 从科学家到创业者 , 身份改变带来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余凯:我过去比较多的精力还是做研究 , 写论文 , 推公式 。 现在主要是聚焦业务 , 服务客户 。 但一直以来不变的 , 是我持续关注那些没有变、持之以恒的东西 。 比如管理的常识 , 商业的常识 , 战略预判这些 , 我认为是所有企业都需要的 。
做研究也好 , 做企业也好 , 可能是一种修行的路径与方式 , 到最后还是希望搞明白一些真理性的东西 。 这些反而是变化中的不变量 , 我还是带着一种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来做企业 。
张鹏:科学家也是在求真 , 企业家也是要求真 , 因为你不求真就是骗自己了 。
余凯:有时候骗自己 , 然后骗着骗着信以为真了 。 这些年创新机会来了又去 , 各种诱惑 , 各种热潮 , 风口起起伏伏 。 但是你会发现 , 真正创造长久价值的东西可能都不是这些 。
【辅助|地平线余凯:科学家变成创业者,最不能改的就是「求真」】张鹏:记得你最早刚创业的时候 , 那个时候说要「给机器造脑」 。 如果我们现在再去看 , 这个看法变了吗?
余凯:地平线在 2015 年 7 月份创立的时候 , 当时不是面向眼前已经有的机会 , 或者已经有的市场 。 当时我们预判一个很远的未来 , 20 年维度的一个未来 。 我们一直在思考 , 从 PC 到智能手机之后 , 什么是比这个更大的一个计算平台 。 我们认为是机器人的计算平台 。 未来一定会迎来无处不在的机器人替代我们的体力劳动 。
这样一个机器人的计算平台 , 必须要有公司去打造计算的芯片 , 以及操作系统 。 带着这样一个愿景出发 , 挑战在于商业化怎么落地 , 从什么地方找到切口 。
现在我们已经很清楚智能汽车是人类进入机器人时代的第一个最大的落地场景 。 即使是辅助驾驶 , 也是在复杂场景下、以非常快的速度做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路径规划与决策 。 所以它具有机器人所需的基本要素 。 智能汽车场景击穿了以后 , 这种能力一定会溢出到其它泛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
辅助|地平线余凯:科学家变成创业者,最不能改的就是「求真」
文章图片

余凯在 IF2022 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