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地平线余凯:科学家变成创业者,最不能改的就是「求真」( 三 )


张鹏:反而是一个降维 。
余凯:其他的应用场景都是慢速 , 不像汽车能这么高速 , 跟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 最近陆奇讲了一句话 , 汽车是信息工业下一个母生态 , 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
可能好多人不知道 , 非车规芯片领域 , 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领域 , 我们都是主力供应商 。 所以我们自动驾驶芯片的能力已经在溢出了 。
所以说一个科学家创业的历程 , 不是从商业机会的出发 , 是从未来出发 。 然后怎样去试水 , 找到商业的切口 , 取得了市场地位以后 , 自然能力降维辐射到其它领域 。
我觉得我创业胃口还是不小的 , 所以不太看眼前 , 而是以终为始 , 从终局出发去思考问题 。 我一直觉得从战略的预判来讲 , 眼见为虚 。 伊隆·马斯克说 , 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可能就是假的 , 就是不存在的 , 就是一个 simulate(模拟) 。 所谓第一性原理是从一些基本的终局去思考问题 。
眼前可能都是噪音 , 可能都是诱惑 。 我觉得现在我们进入目前的阶段 , 就是要思考一些比较长远的事情 。
张鹏:「长期主义」说起来容易 , 做起来很难 。 长期主义是一个判断 。 作为一个创业者 , 怎样把长期主义和短期结合起来?
余凯:战略其实不是一个名词 , 实际是一个动词 。 我一直说战略是且战且略 。 你不断地修正对终局的判断 , 不断地滚动去预判未来 。 它很像当年四渡赤水 , 灵活地应变 。
辅助|地平线余凯:科学家变成创业者,最不能改的就是「求真」
文章图片

自动驾驶 L1~L5 等级说明
02
到 2030 年 , 平均每辆车
能达到 500T 算力
张鹏:自动驾驶这个技术往后看 10 年 , 到 2030 年 , 有什么是比较确定的?
余凯:现在看 , 实现无人驾驶为时尚早 。 我觉得 , 到 2030 年会实现绝大部分场景下的自动驾驶 。 那时候 , 开车会像现在开飞机一样 。 飞机在空中大部分时间是自动巡航 , 飞行员可以喝咖啡、可以聊天 , 但是不能睡觉 , 这可能就是 L4 。
虽然到 2030 年恐怕不会实现真正的 L5 , 但是这已经创造用户价值了 , 人们在车上可以相当放松 , 不是那么全神贯注 , 可以回微信、视频聊天 , 只是不能睡大觉 。
随着自动驾驶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 传感器、激光雷达等都很便宜了 , 大规模量产 。 自动驾驶的软件算法 , 在这么复杂的场景下都可以做决策 , 就一定可以用在别的地方 。 比如家庭服务、农田作业、工业生产制造 。 这些方方面面的机器人应用 , 一定随之起来 。 我判断 , 大概 2035 年 , 我们会解放人类大部分的体力劳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