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被爆拆封二次销售,千亿"盲盒第一股"暴跌10%,监管或进一步加强

财联社 唐叶天
_原题是:被爆拆封二次销售 , 千亿“盲盒第一股”暴跌10%:官媒点名批评 监管或进一步加强
财联社12月28日讯 , 上周末 , 年内最受争议的IPO“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爆出销售流程大雷 。 圣诞夜 , 泡泡玛特承认二次销售冲上热搜榜 。 泡泡玛特官方回应 , 经监控确认 , 12月14日 , 泡泡玛特济南万象城店有5名店员自行拆开11个盲盒 , 拿走了想要的以后才给顾客结账 , 目前涉事相关店员已被开除 。
【财联社|被爆拆封二次销售,千亿"盲盒第一股"暴跌10%,监管或进一步加强】店员的“监守自盗”其来有自 。 据悉 , 一套盲盒产品一般由12个“普通款”和1个“隐藏款”组成 , 获得后者的概率很低 。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 , “隐藏款”和“热卖款”的价格甚至高于原价十倍 , 爆款盲盒在二手市场价格能翻几十倍 。 利益之下 , 有人铤而走险 。
周末 , 新华社撰文点名批评泡泡玛特 , 认为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 。 文章称 , 盲盒不但是个经济现象 , 也反映当下中国年轻人的心理和生活状态 。 跟踪玩具市场动向的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 , 中国盲盒市场市值已超过25亿元人民币 。 文章指出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 , 避免其畸形发展 , 给社会和青少年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
12月11日 , 泡泡玛特在港交所上市 , 高时市值一度站上1200亿港元 。 但大涨之后 , 上周其迎来小幅回调 。 今日 , 在一片质疑声中 , 泡泡玛特开盘暴跌逾16% , 市值蒸发150亿港元 , 之后略有回调 。 至收盘 , 泡泡玛特跳水幅度止于9.9% , 报收77.65港元 。

财联社|被爆拆封二次销售,千亿"盲盒第一股"暴跌10%,监管或进一步加强
文章图片
图1/2

盲盒起源于日本的福袋 , 已经在社交场合被赋予超越本身的意义 。 其上下游产业链清晰 , 并已涌现泡泡玛特、IP小站等代表企业 。 盲盒独特的购买方式 , 使得用户拆盲盒时会对未知的款式附赠强烈的惊喜感 , 甚至这种惊喜感的价值会高于商品本身 。 国泰君安分析师陈筱称 , 潮流玩具中 , 盲盒为Z世代带来惊喜感、收藏欲 , 并具有交易价值和社交意义 , 因此已成为年轻一代新玩具以及社交货币 。

财联社|被爆拆封二次销售,千亿"盲盒第一股"暴跌10%,监管或进一步加强
文章图片
图2/2

泡泡玛特是该赛道规模最大的龙头 。 华兴资本董事长、基金创始合伙人兼首席投资官包凡表示 , 泡泡玛特成功的核心绝对不是因为盲盒 , 而是将设计、供应链 , 再到最后的零售终端形成了平台化能力 。
而这一平台的基石 , 据申万宏源分析师徐睿潇的看法 , 正是不可预测性以及未知诱惑激发的猎奇心理 。 而该次泡泡玛特店员违规操作事件 , 恰好动了泡泡玛特盲盒根本的“未知性”这块奶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