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 中国自商周以来便有传统节日文化 , 至今数千年依旧有大量优秀文化习俗留存 。 但也由于时间跨度过大 , 许多传统节日习俗在现代社会习惯的变迁中 , 渐渐出现传承的难题 。
如何提炼传统节日的现代内核 , 找到符合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体验方式 , 是更好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
“数字技术通过全面接入跨场景、跨时间、跨区域的数字化触点 , 让传统文化因技术加持 , 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弘扬 。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殷秩松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数字技术的介入是我国多元化文化传承的又一有益尝试 。 在近年来社会各界的诸多探索中 , 将节日文化进行数字化、互动化、现代化的创新传承 , 是一个已经经过验证的可靠方向 。
“在5G、云计算等新基建、新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 ,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更多数字IP、传统文化合作方的加入 , 带来的体验将会越来越丰富 , 其模式也可能被广泛应用 , 最终将会形成新时代的节日文化 , 成为数千年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说 , 比如“荣耀中国节”项目开展至今 , 先后围绕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冬至5大节日做过探索 , 已经形成了线上游戏活动+主题内容+城市线下活动+衍生品组成的新文创矩阵 。
对于未来如何以年轻人青睐有加、更易接受的数字化方式 ,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 萧放建议 , 以数字化IP聚集流量 , 与传统文化传承人、机构做开放合作 , 再持开放态度 , 在共创思维下以数字化技术打造文化主题活动、提供体验场景 , 最后连接线下活动 , 融入用户的现实生活 。
“一方面借助数字化合作 , 找到和年轻人沟通的方式 , 拓展原本文化出版机构的业务范畴 , 获得突破性发展 。 另一方面推出高品质、有底蕴的文创衍生产品 , 推动更长线的文创商业化发展 。 ”腾讯互娱全国区域总负责人甘霖建议 。
【数字|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中国传媒集团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说:“如今很多行业都在探索‘互联网+’ , 其实在互联网环境下 , 文化出版要寻求创新和突破 , 要重构产业链 , 充满想象力地延伸 , 我们不妨提一提‘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完全可以借助当今最热门的娱乐方式 , 通过最直接的渠道 , 触及更广泛的人群 。 ” (采访人员 马爱平)
推荐阅读
- 代码|GGV纪源资本连投三轮,这家无代码公司想让运营流程变简单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智能化|适老化服务让银行更有温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
- 软件和应用|AcrylicMenus:让Windows 10右键菜单获得半透明效果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ASUS|ROG Maximus Z690 APEX DDR5主板实测 转接卡让DDR4内存顺利点亮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