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智能家居战场又添一员,海康威视分拆萤石网络上市,半年营收20亿 | IPO见闻( 三 )
而且 , 如果说智能家居上半场的主旋律还是硬件设备的普及和连接 , 那在遭遇了疫情之后 , 智能家居快步开启下半场——不再是单品智能 , 而是全屋智能 , 智能服务再升级 , 更具个性化 。
小米自2013年起就开始研发生态链产品;华为全屋智能以HarmonyOS为基石推进升级了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 华为消费者BG首席战略官邵洋透露了华为全屋智能的新目标:“实现5年500万套 , 做空间智能化的领导者” 。
2020年 , 华为发布了“四无”生态型摄像机、AI超微光卡口摄像机、双光谱热成像摄像机、AI双模球型摄像机、超高密智能视频存储平台、5G摄像机等诸多新品 。
此外 , 从AI算力优势切入智能安防市场的AI四小龙 , 也在舍弃纯软件打法 , 开始切入海康威视与萤石网络基本盘的硬件领域 。 云从科技于2018年发布了国内首款AI人脸识别摄像机 , 旷视科技也于2018年发布全帧智能人像抓拍机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招股书)
生态之路注定难走
对于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态势的变化 , 海康威视其实早有察觉 , 也做出了转变 , 2015年它发布了AI系列产品 , 还大张旗鼓地将智能化定位为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 除此之外 , 海康威视的产品矩阵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张 , 至今其硬件SKU已经超过了27000种 。
萤石网络同样是海康威视多元化布局的一环 , 如果说海康威视主要做的是2B生意 , 那么萤石网络就是海康威视2C业务的重要抓手 。
2019年 , 萤石网络在海康威视的推动下打起“1+4+N”大旗 , 尝试打造以萤石云、智能安防、智能入户、智能控制、智能机器等硬件以及若干子系统组成的IoT生态 。
但面众多重量级玩家 , 萤石网络的智能家居生态故事并不好讲 。 或者说这是一条注定难走的路 。
2018年至2020年 , 海康威视分别实现营收498.37亿元、576.58亿元、634.2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3.53亿元、124.15亿元、134.02亿元 , 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在10%左右 。 而2014年这两项数据一度达到60.37%和52.13% 。
营收下滑的原因除了安防行业整体已经过了高增长的红利期、外部压力增大之外 , 拥抱智能化也给海康威视带来了不小负担 。 其中 , 海康威视的销售费用已从2015年的21.79亿元升至2020年的73.78亿元;研发投入也从2017年的31.94亿元增至2020年的63.79亿元 。
而萤石网络几项创新业务的增长 , 相对来说也较为缓慢 。
在硬件方面 , 萤石网络主要产品仍是视频安防类设备 。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 , 2020年全球家用摄像头出货量为8889万台 , 本公司智能家居摄像机2020年全年出货量约为1279万台 , 占全球市场份额约14.39% 。
推荐阅读
- 产业|“抢早”打下第一桩!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强势开局
- 建设|上海徐汇漕河泾开发区将建“AI公园”
- 翀驰|翀驰康业免费为社区居民进行专业培训
- 央视网|上海今年将增1万个充电桩添便利实惠
- 羟基|引领科技创新 成就健康丰碑
- 海信|海信于芝涛:大屏加速画质之争,2022全球显示进入拐点之年
- 本科生|“硬核”科技领域求贤若渴,上海与年轻人“一拍即合”
- 费凡|【闳议】中科院外籍科学家费凡:干细胞研究如何与环境健康研究“挂钩”
- 新高|多个海区温度创新高 去年成有记录以来海洋最暖一年
- IT|KDDI合作开发海空系统:用空中无人机运输和部署水下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