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网文论︱网络文学与AI写作:人机协同演化时代的文学之灵( 二 )
让AI输出文字 , 其本质是以计算机语言实现对人类自然语言的模拟 , 隶属于自然语言处理的范畴 , 是计算机科学以及人工智能领域中极为核心的部分 。 对人类来说 , 语言 , 且尤其是文学语言 , 作为智能表现之一种 , 它有着非常特殊的蕴意 。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 语言都被视为人类独有的、使其区别于动物的神圣能力 , 另外具有类似定位的还有使用工具、创造艺术的能力等——文学语言恰好处在发明语言和创造艺术两者的交界地带 。 虽然这一观点后来为人类学的一系列实验所证伪 , 但它至今仍然牢固地盘踞于人们的常识体系中:在大众那里 , 它扮演着人的本质这一重要角色 。
早在智械危机成为每日与科学技术无涉的普通人也会热议的话题之前 , 人类对自己何以为人而非其他存在物的问题就有过颇为漫长的追问和思考 , 并且现代以来尤为如此 。 机械技术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空前的紧迫感 , 机器对诸多人类智能的追及使人不免时刻都要自问:人类的特殊性何在 , 有什么是机器无法做到 , 而是只有我可以做到的?这个问题有过很多解答 , 比如自由意志 , 比如协作与共情 , 比如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答案本身或许会随着人对世界与自身认知的推进而慢慢失效过时 , 但是人却始终需要相信 , 相信一定有什么闪光的东西像是坚硬的、浑然的、不可拆解的核一般深处于人的内心 , 那是数理逻辑永远也无法模仿和理解的、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 这种相信有许多具象的化身 , 文学性灵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 。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 , 那些对AI文学写作行为的评断大致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立场:维护人类本质高尚性的;认为AI没有威胁无法比拟人类主体的;以及热衷于在AI与自己之间建立想象性联系的 。 在三者之中 , 前两种观念更具声势 。 它们其实由来已久 , 并非人工智能写作现象引发广泛讨论之后才在文学领域发生 。 例如 , 假设此刻回过头去 , 把写作型人工智能这一主语替换为网络文学 , 我们会发现一切情况同样匹配 。 质量低下品味粗陋有损文学之灵 , 通俗而已可堪一读难登大雅之堂 , AI在试图进行文学创作时得到的那些评价 , 和网络文学自诞生至今逾二十年里无数次经历过的一模一样 。 这是机缘巧合吗?还是说 , 在这两者背后 , 隐藏着什么关键的共通之处触发了主流舆论如此相似的反馈?
它们的数字基因 , 是目前看来可能性最高的正确答案 。 人工智能自不必说 ,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生产、流通于赛博空间中的文学形式 , 网络性本就是它的基本属性 。 此外 , 网络文学书写的故事与当下人们生活中的媒介经验息息相关 , 如果说AI写文是以机器语言模拟文学语言 , 那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们则是在以自然语言 , 去复现一种同时建立于计算机语言和自然语言上的生命体验 。 是的 , 尽管SIRI像个定闹钟机器 , 尽管“小度”在电视节目里只负责解答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 但在更多骤然之间难以觉察的细节中 , 在人们深度介入切实度过的每一天里 , 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早已开始交融——衣食住行 , 喜怒哀乐 , 还有多少事情里没有屏幕中介的影子?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媒介之变 , 人们成型已久的知识、信念和价值体系还未做出同调的反应 , 而如写作型人工智能与网络文学这样的实验和潮流 , 则正暗含了某种更深层次的人的本质变化的外显与表征 。 它们因数字基因而遭遇到的排异反应 , 或许正在提示我们 , 在这个虚实迎来调和、人机协同演化的时代 , 文学性灵应被重新审视和界定 。 人文精神这一现代概念 , 是否过于建立在古登堡时代创作、叙述的方式和印刷媒介组成的文本模型之上 , 以至于在新的数字时代到来之际 , 它在应对人于此刻新生的潜在的灵性之潮时已有些力不从心 。 在捍卫文学的神圣、人类的本质时 , 实际捍卫的真是他们所想的东西吗?在这捍卫的过程中 , 是否有更为幽微的可能性因此被忽视?
推荐阅读
- 市场资讯|“真·网红”马斯克:一个特斯拉哨子30万,大红内裤遭秒光
- 中国新闻网|最新数据:中国有效发明专利359.7万件 有效注册商标3724万件
- 中国新闻网|美团外卖:西安受疫情影响骑手免除所有违规扣罚
- 网络|绝地求生免费版进不去/匹配失败/链接服务器失败/掉线黑屏办法
- 一财网|28页文件“上书”英国监管机构 英伟达收购Arm进入最后博弈
- 新浪汽车|特斯拉回应ModelY起火:被旁边充电中的网约车引燃
- 中国新闻网|易导致浪费!当抵制!中消协批肯德基盲盒
- IT之家|华为nova系列4G新机入网图公布:6.78英寸LCD屏,1.08亿像素主摄
- 架构|一“融”解千愁,SASE因何成为未来网络安全的新范式?
- 该机|华为 nova 系列 4G 新机入网图公布:6.78 英寸 LCD 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