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网文论︱网络文学与AI写作:人机协同演化时代的文学之灵( 三 )


第三种心态的持有者们正展现了这种幽微的可能性 。 在“AI续写”视频的评论区 , 在网络文学的线上社群 , 都存在着这样抱持更加开放态度的人 。 他们既能毫无障碍与负担地在AI离谱的操作里寻找出似人的影子 , 戏谑地赞它“像欧亨利”、“配雨果奖” , 也可以不在意人类所谓的独特性、优越性 , 纵情仿照AI进行文学续写来营造“以真乱假”的效果 , 在为人所自矜的文学性灵里游戏般地掺入人工智能的成分 。 他们不会执着于经典性、文学性等既有概念 , 而是更在乎世界观设定是否宏大瑰丽 , 人物设定又是否足够吸引人心等等 。 对他们来说 , 人工智能和网络文学都不具有那么强烈的异质性 , 它们并不暗自谋划代替人类或是总想着亵渎文学 , 而只是日常世界的组成部分 。 也许正因为这一点 , 他们才能够在进行数码的创作、阅读与交互时 , 坦然地以兼有数字逻辑与人文精神的心态浸入其中 , 从纸媒时代人之为人、文学之为文学的桎梏中脱身 , 接受并打开一种新的文学之灵的向度 。
当然 , 回归当下 , 写作型的人工智能仍然稚拙 , “AI续写”系列视频的观众也通常是为它蹒跚学步的稚嫩状态所吸引 , “离谱”与“哈哈哈哈”是即时弹幕中的主流 。 网络文学领域内部 , 使用AI辅助写作多少还是一件不便宣之于口的事情 , 众多作者读者对文学性、原创性等理念的讨论还在进行 , 媒介的视野正亟待引入 。 但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已来到了一个相当特殊的时刻 , 可以去畅想蕴于每一种现象中、每一类声浪后的更高限度的未来 。 人自然是有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 正如文学亦有之所以为文学的原因 , 但它们或许并不是固定的、等人追溯或守卫的谜底 , 而是因世界新而常新的流动的性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