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12月科学流言榜发布,“口罩使用前要抖一抖”上榜( 二 )


最近 , 英国的科学家又发现奥密克戎其实有两个分支 , 一个分支里并没有69-70号位氨基酸缺失 , 被戏称为“隐形”奥密克戎 。 但无论是哪个分支 , 都不会逃避PCR检测 , 只是在能否通过PCR检测确定病毒是不是奥密克戎这一点上有所区别 。
4. 破损的数据线用绝缘胶布缠起来可继续使用
【流言】
数据线使用时间长了会出现破损 , 此时只要将破损处用绝缘胶布缠起来 , 就可以将就着继续使用 。
【真相】
实验发现 , 老旧充电数据线更容易出现短路 , 导致明火发生 。 要避免使用老旧、劣质的充电数据线 。
怎样判断数据线要不要换?一看外观有没有破损;二看充电时有无接触不良;三看终端接口处有没有过热现象(过热则说明绝缘有问题) 。 出现上述情况就需要更换充电数据线了 。
此外 , 使用频率和习惯会影响充电数据线的寿命 , 消费者要通过外观观察、充电时的反应速度以及充电成功率来判断数据线是否已经老化 。 一旦发现性能下降或者老化 , 要及时更换 。
5. 核能供暖的热水带有辐射
【流言】
核能供暖的热水都带有辐射 , 如果暖气管道发生泄漏 , 后果不堪设想 。
【真相】
核反应产生的热量 , 首先经过层层介质转换以后才进入居民家中 , 因此暖气管道中不会带有辐射 。
像火电站一样 , 核电站也可以做到“热电联产” , 既发电又供热 。 核电站产生的热量 , 会通过厂内换热站、厂外供热企业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 , 最后经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至最终用户 。
整个过程中 , 只有“蒸汽加热水”和“水加热水”两种模式 , 核电站与供暖用户间有多道回路隔离 , 每个回路间只有热量的传递 , 没有水的交换 , 也就不会有任何放射性物质进入用户暖气管道 。
6. 冬奥期间天然降雪越多越好
【流言】
冬奥会离不开雪 , 所以比赛期间下的天然雪越多越好 , 人造雪只是备用方案 。
【真相】
对于高规格的冬奥赛事 , 人造雪不是备用方案 , 而是主要方案 。 在常年有雪、降雪量极为充沛的地区 , 冬季项目的赛道依然采用人工造雪 。 此时 , 自然降雪反而是种“负担” 。
人造雪的优点是雪质更具可控性 , 其形成的时间短、生长快 , 雪花的形状也基本一致 。 尤其是优质的“冰状雪” , 硬度大 , 不易被破坏 , 在运动员高速转弯的情况下能保证雪道表面不变形 , 选手不论第几个出场 , 雪道的状态都是一样相对完美 。 此外 , 根据不同赛事、不同场地的需求 , 人造雪是可以自由“定制”的 , 可以调整雪花的粒径、含水量和硬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