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瑞幸咖啡董事长聊过后, 我看懂了“小蓝杯”超越星巴克的“算盘”( 七 )

瑞幸咖啡CMO杨飞透露 , 目前瑞幸门店大多都在商圈写字楼 , 用户画像办公白领为主 , 他们拥有较高的消费能力 。 此外 , 瑞幸在很多地标、写字楼、核心商务区都有门店 。 在奔驰、北汽、腾讯、今日头条、新华社等都有企业店 , 还有旅游景点故宫店、金融街冯唐店等 。

这些布局 , 其实明显指向了瑞幸的B端野心 。 咖啡只是一个服务商务人群的入口 , 很多品类都有可能从这个入口进来 。 但这也意味着 , 这个模式的运营会越来越重 , 越来越复杂 。 陆正耀说 , 2019年1月 , 除了咖啡、轻食和果汁外 , 瑞幸还要再加入一个重磅品类 。

不妨总结和陆正耀一顿饭下来沟通的干货 , 勾勒一下瑞幸的“亚马逊式”野心 。

首先 , 继续夯实资金+技术加持的高性价比专业咖啡的壁垒 。 2500家的年新增门店会让瑞幸在门店数量上刚好超越星巴克(预计2022年在中国开6000家门店) 。 以更多容易落地Pickup店打前站 , 比起大面积铺设成本高昂的大型线下门店而言 , 瑞幸可以快速圈地 。 各个市场的品牌形象大店 , 也在同步规划 。

推荐阅读